《锦绣芳华》虽然已经落下帷幕,但剧中的情节依旧让人津津乐道,尤其是男主蒋长扬“假死”那一段戏,实在是让人印象深刻。
那时,男主眼神坚定、言辞铿锵,誓死不悔;而女主的哭声撕心裂肺,悲恸动人,仿佛能让人忍不住为之动容。然而,转折一来,才知道这一切都是宁王的深思熟虑。原来他故意刺偏半寸,放过蒋长扬一命,目的只是为了彻底削弱他们在京城的权势。
初看之下,这一设定的确令人难以置信,但细想之后,却不得不感叹,这种布局真的是极其巧妙,层层递进,令人叹为观止。
那么,蒋长扬到底有多大的魅力,竟然让大反派宁王都不忍心亲手杀死他呢?这背后的真相,其实就在蒋长扬与宁王之间复杂的关系中。
在年轻时,蒋长扬曾是太子的伴读,正值孟州大灾大疫,百姓无家可归,民生困苦。蒋长扬心生一计,建议太子三郎微服私访,亲自查访灾民,并且还带着寿昌公主一起同行。没想到,他们的行踪早已被宁王洞察。
作为赈灾的负责人,宁王不仅侵吞赈灾款项,致使百姓无米可食,更巧妙地纵火制造混乱,趁机除掉太子三郎。那一刻,蒋长扬亲眼目睹了寿昌公主的死,以及无辜百姓被冤枉为罪魁祸首,这也彻底激起了他要铲除宁王的决心。
为了接近宁王、渗透进他的内部,蒋长扬选择以“花鸟使”的身份示人,表面风流倜傥、圆滑世故、迎来送往,实则心怀大义、暗中筹谋,始终没有放弃自己最终的目标——为三郎复仇。
在与宁王的交易中,蒋长扬向对方传递了三郎的动向,还将转运副使的官职送给了宁王的女婿刘畅。渐渐地,蒋长扬与宁王之间建立了“深厚的盟友关系”。然而,随着刘畅逐渐上位,这层关系开始走向破裂。
刘畅为报“夺妻之仇”,多次暗中搜集蒋长扬的罪证,企图揭露其真实身份,但每次都未能如愿。而宁王,也在这些复杂的情节中,逐渐产生了怀疑。他派出义女莲舟潜入蒋府,收买蒋长扬,另一方面,还安排裴忠接近萧雪溪,图谋掌控河西军。
然而,这两位人物都不是什么易于对付的角色。莲舟试图毒哑何惟芳,而裴忠则计划以何惟芳的生命威胁蒋长扬。蒋长扬心系爱妻,在莲舟抓住何惟芳后,任由她处置,却在裴忠对爱妻下手时毫不手软,果断出手,狠狠回击。
他刺伤裴忠,将他剥光丢入粪池,令裴忠身败名裂,名誉扫地。尽管身边的朋友如鱼担心此举会过于激烈,但蒋长扬却毫不犹豫地说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但花鸟使就是要有仇就报!”
这一切,实际上都是蒋长扬在对宁王传达自己的底线:我们可以合作,但如果你伤害我的家人,威胁到我的性命,那就不行。要知道,咱们可不是好对付的,动得太僵,谁也不好看。
但若要说蒋长扬最精彩的“杀招”,莫过于他在战场上的表现。假死逃脱后,蒋长扬毫不犹豫地去找河东军的于铮,准备与宁王进行一场生死对决。宁王亲自率领建南军、河西军和中央军,声势浩大,双方的战斗一度陷入胶着。
直到某夜,蒋长扬带领轻骑队悄然袭击宁王的军营,凭借何惟芳提供的火浣布,成功攻占敌营并生擒宁王。第二天清晨,河西军和河东军在蒋长扬的指挥下大获全胜,最终,蒋长扬亮出圣旨,刘畅顺势倒戈,捕捉宁王。
这一幕,真是让人不得不称赞编剧的智慧——剧情总是出人意料,跌宕起伏,却又不失逻辑,紧凑而精彩。蒋长扬与宁王周旋多年,最终成功反败为胜,着实展示了他深不可测的谋略和果敢的行动力。
可见,蒋长扬的高明之处不仅在于他能忍住情绪与敌人周旋,更在于他能在关键时刻抓住对方的弱点,一击制胜。与宁王的较量,最终也为他赢得了全身而退的机会。
若将这一番策略搬到职场中,蒋长扬的做法其实是我们在面对职场中的对手时可以借鉴的:有时候,面对不友好的同事,不必急于针锋相对,而是可以选择虚与委蛇,伺机而动,在关键时刻亮出底线,必要时彻底制胜。
那么,你觉得蒋长扬作为花鸟使的表现如何呢?在职场上遇到敌对的同事时,你又是如何应对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