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鲁中晨报报道,7月27日,音乐人三宝在爱奇艺综艺《姐姐请吃饭》中与妻子万千惠看电视时,直言孙俪“不算好演员”,并强调好演员应具备“百变”特质,即能驾驭多元角色。
妻子万千惠则反驳称自己是孙俪“死忠粉”,其作品《甄嬛传》)看过80多遍,能接下一句台词。关于这段对话节目组当场确认是否可播,三宝表示“无所谓,这是我的观点”。
这段夫妻间的对话,成为网络热搜,一方面,源于孙俪是一位知名演员,一位曾经红透娱乐圈的明星;另一方面,源于三宝也是音乐圈很有知名度的人物,加上妻子万千惠,也有点名气,自然,两人的对话也就格外引人注目了。
我们要说的是,孙俪到底是不是一名好演员,为什么三宝与妻子会在对孙俪的评价上出现如此大的反差,以至于一个是铁粉,一个是否定者,简单地讲,可以认为是不同观点,实际上,应当是站在不同角度,可能都存在着看法偏面现象,也都有点看法偏激。
孙俪,影视演员、流行乐歌手。代表作《玉观音》《幸福像花儿一样》《甄嬛传》《辣妈正传》《芈月传》《那年花开月正圆》《安家》等,曾获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女演员奖”、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喜爱的电视剧女演员奖”和飞天奖“优秀女演员奖”。特别是《甄嬛传》,使她成为无数观众的偶像,也让她吸粉无数,就差被捧上天了。
但是,又有一些观众反映,自《甄嬛传》后,就似乎再没看到孙俪有出彩的影视剧见面了,到底是江郎才尽,还是没有碰到合适的剧本呢,自然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
那么,孙俪到底是不是一名好演员呢?应当如何来判断一名演员的好差、优劣呢?观众应当如何去判断一名演员的好与差呢?我认为,有两种现象带来的两种判断标准,而这两种判断标准,一个会比较准确,一个则会出现印象误差。
一种评判标准是,确实是一名差演员,很好评判。也就是说,有的演员,尽管演的角色很多,多得让人打开电视、翻开手机就能看到他们出演的影视剧,然而,却没有一部可以让人记住,没有一个角色会给人以印象比较深刻的感觉。譬如一名女演员,几乎每年都要出演多部电视剧,还要参加各类综艺活动,还直播带货,可谓是脸很熟,但是,她出演的电视剧,除了知道她长得挺漂亮之外,没有一个角色被人记住。这样的演员,自然不能算好演员,甚至可以将其界定为群众演员。而像她这样的演员,所以有那么多角色,还是在于她们开价适中,也比较好安排,导演以多一个、少一个无所谓的态度,给他们安排角色。于是,这些人也就在明星与差演员之间穿梭,集明星与差演员于一体了。对他们的评判,很简单,就是差演员。至少,不是一名好演员。
一种评判标准是,确实是一名好演员,但有印象误差。他们出演的角色,由于演技过高,把角色演活了,演得在观众心里根深蒂固了,导致以后在出演过程中,让人始终定位于老角色中,即便后来的角色演得再好,也挣脱不了最光辉灿烂的角色束缚,从而被误认为不是好演员。譬如陈晓旭的林妹妹,如果她不是功成名就之后就退出影视圈,也一定会被认为不是一名好演员,因为,观众会始终把她定位于“林妹妹”。再如邓婕,是好演员吧,看她以后演的电视剧,会不会经常与王熙凤相比,会觉得没有王熙凤演得好。如果是演技特别好的本色演员,会在此后的表演中,最大限度地改变角色固化,但也不可能完全挣脱出来。孙俪是不是与《甄嬛传》有关,受《甄嬛传》影响,也值得观众思考。
所以,孙俪是不是好演员,不在三宝怎么看,也不在万千惠怎么看,而在观众自己怎么看,你认为她是一名好演员,她就是一名好演员,你认为她不是一名好演员,她就不是一名好演员,再好的演员,也做不到每一个角色都一样优秀。否则,别的演员怎么活。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