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的300多亿遗产之争仍在风波中,宗庆后从“宗老”一跃成为“老宗”,仅仅一个月,三个私生子和高管杜建英的婚外情成功地让宗庆后的形象彻底崩塌。
全网都在为宗馥莉忍辱负重的二十多年感到惋惜。从14岁开始,宗馥莉就已经知道父亲背叛母亲的事实,然而她仍然选择沉默,帮父亲掩盖与“如夫人”杜建英的私生子。从那时起,或许她的人生就已经进入了复仇的轨道。
那么,宗馥莉是如何做到的呢?一个14岁的孩子凭借自己的智慧,能够隐忍多年,最终成为娃哈哈的掌门人?
回顾2004年,央视财经对其母亲施幼珍的采访,或许我们才能恍然大悟。原来,早在21年前,施幼珍就已将宗馥莉未来与宗家亲族反目的命运,深深刻在了她的生命履历中。
当年,施幼珍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自己嫁给宗庆后时,心态十分单纯,甚至不知道宗庆后一个月的工资有多少。更不敢过问宗家的经济状况,因为宗庆后是家中的长子,肩负着对宗家长辈的责任,但这个“老大”却并未得到父母的重视。施幼珍坦言,宗家并未给予宗庆后多少关爱。
这些话显然是在暗示宗庆后的父母,几乎没有给予他应有的关怀,施幼珍在央视面前直言不讳,说明她对公婆有着明显的不满,同时也在替宗庆后鸣不平。
结合宗庆后的成长背景,施幼珍的话似乎不无道理。宗庆后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家中有五个兄弟姐妹,他排行老大,为了减轻家庭负担,17岁时就辍学外出打工。施幼珍正因为知道宗庆后早年经历了艰辛的成长,才深感“他失去了太多的爱,我应该照顾他,给他更多的关爱”。
那时,这些话听上去似乎毫无问题,一对从贫困中崛起的夫妻,终于走到了事业的巅峰,妻子对丈夫的悉心照顾和关怀,也让人羡慕。但如今再回头看,施幼珍当时那句“蛮可怜”,恐怕别有深意。
2004年时,小三杜建英已经为宗庆后生下了两个私生子,而这一切恰恰发生在宗馥莉留学美国期间,甚至是在宗家长女的眼见下完成的。施幼珍会不知道宗庆后已有二房和私生子吗?显然,她是知道的,这也解释了她为何说宗庆后“蛮可怜”——她或许早已预见到日后宗家的争产之战,注定会揭开宗庆后一生精心树立的形象。
施幼珍提到宗庆后未曾得到多少父母关爱,简短的两句话实际上揭示了宗家对宗庆后的冷漠,以及他们对杜建英上位的漠视。可以看出,施幼珍早已看透了宗家亲族的薄情冷酷,才会在央视镜头前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公婆的不满。
或许正是杜建英为宗家生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才获得了宗庆后父母的肯定。但别忘了,法律约束之外还有道德的制约,杜建英即使为宗家添了后代,也无法抹去她的道德瑕疵。如今她遭受公众的口诛笔伐,实属应得。
这场遗产之争,也许只是宗馥莉重新掌控娃哈哈资产的棋步之一。希望正义终将得到伸张,不要再让这一切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