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田野
最近,关于千亿富豪宗庆后家庭的纷争闹得沸沸扬扬,成为了这一年最热的“瓜”。围绕着宗庆后的“私生子”和长公主宗馥莉之间的争斗,局面愈发复杂,越来越多人参与其中,情况也逐渐失控,成为无法收场的公开大戏。
这场戏,坊间戏称为“宗馥莉大战私生子”,其背后的波诡云谲令人咋舌。今天我们不谈宗庆后,也不讨论正室、二房与小三之间的恩怨情仇,而是要聚焦在那让宗家颜面尽失的“娃茅酒”事件上,特别是那背后捅刀的“叔叔”宗泽后。
2022年9月,一款名为“娃茅”的酒悄然亮相市场,随即在业内引起了一阵小波澜。初时,这款酒的市场反应并不热烈,反而因其低评价而饱受批评。直到后来,茅台公司因商标问题起诉“娃茅酒”,这款酒不得不悄然“收摊”,以“娃窖酒”的新名义重新登场。
从“娃茅”这一名字的诞生开始,就可以看出其处处充满了算计与心机。酒名中的“娃”自然联想到了娃哈哈,而“茅”则明显与茅台挂钩,瓶型设计更是模仿了茅台的经典造型。这种显而易见的借名打擦边球,让人不禁感叹“碰瓷”之嫌。
进一步分析“娃茅酒”的股权结构,最终揭示了其背后实际控制人的身份——宗庆后的弟弟,宗泽后。宗泽后在宗庆后五个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四,是宗馥莉的叔叔。这一切让“娃茅酒”背后的丑闻似乎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让人觉得不堪的是,娃哈哈集团在“娃茅酒”面世后,曾公开声明:“娃茅”并非我们家的亲生儿子。这个声明,犹如在第一时间为“娃茅”贴上了“非婚生”的标签,令人大跌眼镜。
然而,酒名引起的争议远不止如此。随着市场监管部门的介入,娃茅酒也屡次因瓶身及包装设计模仿茅台而遭遇处罚。2023年8月,娃茅酒业因这一问题被罚款超过51万元。更糟糕的是,宗泽后本人也因股权转让纠纷被法院强制执行了超过6000万元。
在2023年3月,宗泽后因股权转让纠纷被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了6317万元。2024年3月,娃茅酒业因买卖合同纠纷,被法院冻结了350万股权。尽管如此,娃茅酒业并未收手,反而吹嘘称将在2024年底以5亿美元的估值登陆美国纳斯达克。然而,时至今日,这一梦依旧未能实现,所谓的“牛皮”已经被戳破,梦幻般的上市计划似乎已经遥不可及。
与此同时,宗庆后的“私生子”们已然站了出来,准备与长公主宗馥莉展开家产之争。这场闹剧在网络上持续发酵,事件越演越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娃茅酒”,以及宗泽后在这场家庭纷争中的角色。作为宗馥莉的叔叔,宗泽后的行为早已超越了传统家庭的界限。他不仅没有站在哥哥宗庆后的女儿一边,反而在背后频频捅刀,打击宗馥莉。
最近,有网友爆料称,宗泽后推出“娃茅酒”可能是为了为未来的家产争夺做铺垫。特别是在“娃茅酒”的广告中,瓶身下方排列的五个小图案,似乎暗示了宗庆后可能拥有多个“私生子”。有人猜测,这一切可能早已被精心策划,只待合适时机一举爆发。
虽然这些仅仅是网友的猜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豪门世家,所有的举动背后都充满了心思和算计。宗泽后显然不惜对亲哥哥出手冷箭,对亲侄女也毫不留情。可以预见,关于“娃茅酒”和这场家产争夺的真相,最终会被揭露出来,大家只能拭目以待。
这场风波,究竟是巧合,还是背后暗藏着更大的阴谋?让我们继续关注,答案或许很快就会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