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姜文导演的电影《你行!你上!》首映的第一天,我特意带着我的夫人去影院观看。看完后,我不禁感叹:这部作品的魅力,甚至超越了那部曾斩获百亿票房的电影!或许,对于我们这一代人,姜文的电影能够更深地触动我们的内心。
根据我在DS那里偷懒得到的概述,这部荒诞喜剧剧情片以著名钢琴家郎朗的成长故事为蓝本,巧妙融入了姜文标志性的黑色幽默、时代隐喻以及热血叙事。影片讲述了一位年轻的郎朗,在父亲郎国任的严格教育下,从沈阳的普通工人家庭出发,勇闯北京、德国、日本,最终登上了美国卡内基音乐厅的传奇之旅。
在谈到这部新片的首映礼上,姜文自信地表示:“在我的所有作品中,这是第一部!甚至比《让子弹飞》更胜一筹!”他还补充说:“这是我首次没有枪战场面,却依然能拍出紧张刺激和磅礴激情的故事。” 甚至还放话道:“我敢这样自夸!”
言归正传,纵观两部作品,《让子弹飞》情节复杂,烧脑程度较高,令人倍感紧张;而《你行!你上!》剧情相对简单,伴随全程的钢琴优雅旋律让观众更加放松,仿佛从影片的一开始就牢牢吸引住了观众的心,愉悦的氛围让人忍不住赞叹:真是酣畅淋漓。
当然,网上对影片的评价也褒贬不一,有些评论认为这部影片节奏过于喧闹。也许他们不太喜欢《保卫黄河》,不青睐《浏阳河》,更不欣赏那种“一条大河波浪宽”的旋律吧。
在影片中,姜文饰演的郎国任是一位充满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好父亲。为了将儿子郎朗送上钢琴演奏艺术的巅峰,他毅然辞去工作,全程陪伴儿子的成长,始终将郎朗握在手心里。在郎朗的成长道路上,经历了多位性格各异的钢琴老师,其中,诸葛伯乐尤其引人注目。他是一位南亚华侨,拥有与国际顶尖钢琴艺术圈沟通的资源,并且对郎朗的演奏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诸葛伯乐却提出了一个颇为奇怪的要求。他认为郎朗“跟随父亲只能成为平庸的父亲,只有跟随大师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师”。郎国任对此坚决不从。
影片中有一段对话让人印象深刻——
郎:诸葛大师,您在欧美钢琴圈什么地位呀?
诸葛:我就是华人天花板!
郎:那天花板上面呢?
诸葛:是钢筋混凝土和老鼠……
郎:那更上面呢?
诸葛:金字塔的塔尖……难道你想去那儿?
郎:没错,我就想要那个!
郎国任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不想让儿子依附于任何大师,决定让儿子申请美国顶尖的克鲁兹音乐学校,并且成功被录取,这让诸葛伯乐气愤不已,斥责郎国任忘恩负义、过河拆桥。
姜文的电影总是充满“时代隐喻”的独特特色。加入世贸组织不等于融入,更重要的是成为更优秀的自己;加入是为了直面挑战,当别人试图阻碍时,勇敢说“不”。人们常说你儿子的手指太短,不适合弹钢琴,但我相信,我要打破这一“天花板”,成为世界第一,让大家觉得非我不可,而不是非死不可。
生子如孙仲谋,父亲的责任则由郎国任来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