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观看了《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第二季第七期(下),整体质量不错,节目中的段子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四位我特别喜爱的演员——邱瑞、小块、孙书恒、张骏,各自的表演风格都颇具特色,带来了不同的笑点和思考。
邱瑞本期的表现尤其突出,他以犀利的眼光吐槽了与航班相关的奇葩设定,精准的讽刺引发了观众的共鸣。他的段子,尤其是关于机场的内容,表现了他对日常生活细节的独到观察。小块则以老板视角讲述职场话题,他用幽默的方式将职场“黑话”一一解构,表现出了对职场生活的深刻理解。孙书恒在本期同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将“道德”这一抽象概念进行了量化,通过对比现代年轻人的“道德困境”,既展现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又不乏幽默感。张骏则吐槽了当下社会普遍存在的“学历崇拜”,呼吁人们更加崇尚“知识”,而非单纯的学历标签。他通过精准的讽刺和细致的观察,让这一主题得到了有效的呈现。
在这四位演员中,我特别钟情于孙书恒和张骏。孙书恒的幽默感与深刻的表达相结合,总能让我在笑声中反思社会现象;而张骏则通过犀利的讽刺,展现了自己对当代社会的独立思考,每一段话都能引发观众的共鸣,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
当然,本期也有一些表演让人感觉有些不足。徐志胜的段子似乎有些力不从心,虽然观众依然包容他,但他的幽默技巧明显未能与其他演员的进步相匹敌。他的段子也逐渐显得有些老套,和那些一直在进步的演员相比,徐志胜的表现显得有些平淡。特别是在他说完段子后,罗永浩等人不断为其找补台阶,试图通过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缓解气氛,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而张绍刚的一句“让我们结束这些无聊的话题”,点醒了我,原来徐志胜的段子和这些点评,给人的感觉就是“无聊”。他依旧站在这个舞台上,虽令人敬佩,但这种行为也让人不禁想到“尸位素餐”——他是否依旧适合站在这样的舞台上?
其他演员也有一定的表现。二哥的段子带着浓浓的“东北小品”风味,虽然有些观众会喜欢,但我个人感觉,二哥的段子似乎缺少了意料之外的惊喜,出梗的方式也较为单一,难以激起新的思考。而小奇则在本期表现欠佳,前后段子割裂,后半部分有关求神拜佛的内容,虽然有点意思,但似乎缺乏足够的深度和完整性,可能是因为部分敏感内容被删减,导致缺少了某些精彩的部分。
邱瑞则相比前两期表现更加出色,他的段子延续了以往的风格,针砭时弊,精准且犀利。漫才兄弟的段子依然是“飞机”相关的内容,虽然保持了水准,但许久没有带来特别有新意的表演,难免让人产生审美疲劳。而雪冰的“残疾赛道”段子,虽然一开始看似有些新鲜,但他并未带来新的突破,缺少了足够的创新。
小块在本期的表现也值得一提。他和徐志胜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在娱乐圈的表现渐趋平淡,而小块则通过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提炼,带来了一个充满新意的职场段子。以老板视角讲解职场中的各种无奈,他不仅展示了职场的荒诞,也通过幽默让人深思。
张骏这期的表现则可以称为本季的黑马,他用精准的语言讽刺了“学历崇拜”现象,并提出“崇尚知识”的观点,虽然这一洞察并不新鲜,但他的表达技巧却让人耳目一新。他通过幽默的方式探讨了关于学历的种种迷思,不仅让人反思,还为观众提供了新的视角。
徐志胜的困境显而易见,虽然他依然深得现场观众的喜爱,但技术和内容上的停滞,使得他的段子愈加缺乏新意,特别是在与其他一直在进步的演员同台时,显得尤为突出。他的困境,似乎不仅是他对舞台的依赖,更多的是他未能与时俱进,导致观众渐渐丧失了对他的期待。
孙书恒的段子则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思考。他通过量化“道德”,并将其与金钱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剖析,既指出现代年轻人的困境,也揭示了物质与道德之间的紧张关系。这种表达方式虽然有些尖锐,但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尤其是对于当代年轻人所面临的道德挑战,既感性又具启发性。
侯智元本期的表现则略显平淡。尽管他在职场话题上有所发挥,但和张骏的“学历崇拜”相比,他的段子显得有些普通。两者在同一个话题上展开了不同的角度,张骏的讽刺更具穿透力,而侯智元则显得略为直白。
总的来说,本期的《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第二季第七期(下),给人带来了不少思考与欢乐。尽管部分演员的表演略显平淡,但依然有很多段子值得回味。正如节目本身所体现的那样,脱口秀不仅仅是笑料的堆砌,更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和幽默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