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岳云鹏在沈阳落泪,对春晚受到的负面评价首次做出了回应,甚至让他开始怀疑人生。现场观众看到他的委屈,纷纷用热烈的欢呼声和掌声给予了支持。说起岳云鹏在春晚的争议,这似乎已经成了常态,尤其是在他火了之后,不好的口碑就一直伴随着他。有不少人疑惑,为什么不带一些优秀的作品登上春晚的舞台,向大家证明自己的才华呢?在观众心中备受喜爱的岳云鹏在商演上的表现,到了央妈的春晚为何却不尽如人意?
创作作品其实并不简单,能够恰好贴合自己风格的好作品更是稀罕之物。在央妈春晚的舞台上,作品不仅需要保持原创性和新鲜感,还要确保整体结构合理。既要通过审查,又要兼顾全国观众的需求,创建一个人人都能满意的效果,难度极大。毕竟,像六边形的作品和战士一样,都是难以实现的。当现实与期待不符时,岳云鹏在春晚后频频遭到网友的责骂,这也是情理之中。
在沈阳的演出中,他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显而易见,4000个座位座无虚席,观众们甚至一声呼喊便能带动全场合唱《五环之歌》。如此表现力的商演和个人专场,怎料到了大型舞台上却不能令观众满意呢?郑好曾对此进行了解释。他提到,对于央妈录节目,很多平时表现优异的演员在此时却选择了退缩,因为他们明白,自己的作品无法登上这个大舞台。只有那些能驾驭且适合全国观众的作品才能进入央妈的视野。
郑好的话同样可以用在岳云鹏身上。相声作为一种大众艺术,在地面表演时可以肆意使用各种方式吸引观众,但面对全国舞台时,就要更为克制,显得文雅,照顾到各个方面。规则越多,对于没有套路的表演者来说,限制便越大。就像打拳,有套路的表演非常有节奏和美感,而没有套路的,却往往能在混战中保持不败。
在相声演员的舞台表现中,大多数的内容都是事先设计好的。碰到什么样的场景,谈论哪些话题,效果如何,他们通常都是经过预估和预判的。想要赢得观众喜爱,演员们必须对观众的心理进行深刻研究。观众喜欢什么?网友关注的热点是什么?谁能够深入捕捉这些细节,谁就能在舞台上获取想要的效果。
郭德纲曾回忆,早期的相声演员上台演出时不提前报节目,而是直接根据台下观众的反应选择演出内容。现如今,由于要求审批和报备,节目内容会提前公布。然而,在上场后的互动和铺垫中,仍然可以为更好的入活做好准备。这不仅要吸引观众,还要确保入活过程流畅自然,让人感受到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