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影视圈的现状,真的是让人感叹“长江后浪推前浪”,新一代年轻人一波接一波,似乎连“老戏骨”们也不再能稳占江湖地位。
回看20年前,陈佩斯的《戏台》话剧一度人气爆棚,姜文的《让子弹飞》也成了那个时代的标志性作品,堪称影视圈的金字招牌。可是如今,这两位影坛巨匠的新剧《戏台》和《你行!你上》的票房加起来,还不及一部动画片《聊斋:兰若寺》的成绩!
让人想不到的是,曾经的“喜剧天花板”陈佩斯,当年想看他的电影,不找关系都难。而如今,陈佩斯带着自己7年心血打造的《戏台》回归,竟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票房惨淡。电影本来定于7月17日上映,结果临时发布延期公告,“因排片压力,电影延期至7月25日”,令人感到一阵惋惜。
虽然该片在点映阶段赢得了不少好评,观众纷纷表示“许久未见如此用心的国产电影”,但上映后的排片仅为4%。换句话说,如果你住的小区周围有三家影院,每家每天放30场电影,那么《戏台》能排的场次大概就是3-4场,而且大多是早上或下午那些冷门时段,几乎没有多少人能够看到。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之前,《南方》杂志还曾赞誉过陈佩斯:“陈佩斯的喜剧不只是快餐式的笑料,而是嵌入时代脉络的利刃。”回看陈佩斯的作品,像1992年的《爷儿俩开歌厅》以及1993年的《孝子贤孙伺候着》,无论是对父子观念冲突的刻画,还是对社会顽疾的讽刺,都极具时代感,至今仍能激发观众对现代社会的深思。
然而,时代变了,喜剧市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的喜剧市场已经不再容纳像陈佩斯这种“细腻讽刺”的喜剧风格,反而是以“新鲜感”与“娱乐性”为主。即便是当年的影坛巨星姜文,今天的成绩也显得有些“惨不忍睹”。
曾经的姜文一度凭借《阳光灿烂的日子》捧红了宁静,而《让子弹飞》更是成为了经典。然而,如今他的新作《你行!你上》,虽排片量大于《戏台》,甚至得到了央视的支持,可票房却只有区区6000万,和大鹏导演的《长安的荔枝》相比,简直差得不可思议。老戏骨跨界导演,难道真的是“过去式”了吗?
如今的喜剧市场中,新秀们的崛起尤为突出。像大鹏这样的新导演,带着网剧出身的优势,用“喜剧 ”的形式吸引了观众的目光。例如,《热辣滚烫》让大家打破了“只有瘦才美”的刻板印象,而《年会不能停!》则精准地戳中了打工人的职场痛点。
这些新作虽然在情感层面较为直接,但却抓住了当下观众的胃口。反观陈佩斯和姜文的作品,它们多以“深刻隐喻”作为核心,需要观众细细品味的幽默,反而有些“不合时宜”。尤其是陈佩斯的《戏台》,用梨园风波折射权力的荒诞,虽有独特深意,但观众却难以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耐心细嚼慢咽。
最重要的差异,也在演员阵容的变化上。大鹏的电影用当下的流量明星,比如杨幂、白客,精准地契合年轻人的口味,既有笑点也有泪点。而陈佩斯的《戏台》仍延续传统话剧班底的表演方式,虽然演技扎实,却显得有些“老派”,难以吸引当下年轻观众的注意力。
姜文的困境似乎更加棘手。以往他通过《让子弹飞》等作品引发了对时代的深刻反思,但如今观众对“民国”题材已经审美疲劳,甚至他的历史解构也逐渐显得有些“自说自话”。再加上《你行!你上》这种非线性叙事的回忆闪回方式,虽然带有现实意义,却让许多观众在影院里产生“看语文课”的错觉。
反观同样为历史题材的《南京照相馆》,却别出心裁地运用了“剧本杀”的年轻化叙事模式,让六个普通人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悲惨命运,既通俗又触动人心。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观众的需求早已发生了变化。今天的观众更倾向于轻松愉快、直击痛点的作品,而不是需要“深究”的老式叙事。陈佩斯和姜文的困境,正是他们坚守传统创作理念与时代节奏脱节的结果。
尽管如此,陈佩斯和姜文的艺术探索依然值得敬佩。只要他们能够找到“深度”与“娱乐”之间的平衡,也许我们还能再次看到他们的精彩之作。希望不久的将来,这些老戏骨能够带着更为惊艳的作品重新回到观众视野,证明“姜还是老的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