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新片翻车!豆瓣6.7创生涯最低分,东北话被群嘲“尬出戏”(姜文新作)

姜文新片翻车!豆瓣6.7创生涯最低分,东北话被群嘲“尬出戏”(姜文新作)

“看不懂。”

这三个字,几乎成了姜文电影的宿命。

2025年7月,暌违七年的新片《你行!你上!》上映。

首映当天,豆瓣开分6.7,截止目前姜文电影的最低评分。

有人骂“烂片”,有人喊“封神”,『社交媒体』上吵得不可开交。

这场景似曾相识。

2014年,《一步之遥》上映时,观众同样一脸茫然:“姜文在拍什么?”

2018年,《邪不压正》里,『彭于晏』光着屁股在屋顶跑。

有人笑,有人骂:“这剧情太扯了!”

如今,《你行!你上!》又来了。

这次,如网友所说,姜文真的是“江郎才尽”了?

姜文的电影,不是拍给所有人看的

姜文是谁?

他是中国电影里最“狂”的导演之一。

1994年,31岁的姜文拍出《阳光灿烂的日子》,一出手就是王炸。

这部电影,至今仍是华语青春片的巅峰。

豆瓣8.9分,被无数影迷奉为经典。

2010年,《让子弹飞》上映。

“站着,还把钱挣了!”这句台词,观众记住了姜文。

姜文的电影,从来不是温吞水。

他喜欢浓烈的色彩、密集的台词、荒诞的隐喻。

他的镜头里,阳光刺眼,对话锋利,人物永远带着一股“老子不服”的劲儿。

但问题也在这儿。

他的电影,太“姜文”了。

你行!你上!》,讲的是钢琴家郎朗的成长故事。

姜文演郎朗的父亲,一个东北虎爸,逼着儿子练琴,嘴里喊着:“你行!你上!”

听起来像励志片?

不,姜文拍成了魔幻现实主义。

电影里,郎朗弹《黄河》的片段震撼人心。

但下一秒,剧情突然跳脱,观众懵了:“这到底在讲什么?”

有人统计,姜文的电影里,平均每10分钟就有一个隐喻。

让子弹飞》里的“鹅城”是隐喻,《一步之遥》里的“花国总统”是隐喻。

你行!你上!》里的“钢琴比赛”还是隐喻。

姜文的电影,像一场智力游戏。

看懂的人,拍案叫绝;看不懂的人,一头雾水。

为什么这次观众不买账了?

你行!你上!》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三点。

(1)东北话太“尬”

姜文不是东北人,但他硬要演一个东北虎爸。

结果,他的东北话被网友群嘲。

“像广东人硬学东北腔,听着浑身难受。”

有观众吐槽:“姜文一开口,我就出戏了。”

(2)剧情太“飞”

电影前半段还算正常,讲郎朗练琴、比赛。

但后半段,姜文的老毛病又犯了。

他开始“飞”了。

突然插入政治隐喻,突然跳转到魔幻场景,观众跟不上节奏,直接懵圈。

有人调侃:“姜文的电影,得带本隐喻解析,才能看懂。”

(3)观众累了

十年前,姜文的“隐喻游戏”还能让影迷兴奋。

但现在,观众变了。

大家更想看直白的、爽快的、情绪化的电影。

比如《热辣滚烫》,比如《消失的她》,简单直接,情绪拉满。

而姜文还在玩他的“高级梗”。

结果就是,普通观众不买账了。

姜文真的“江郎才尽”了吗?

不一定。

姜文的电影,向来有“低开高走”的传统。

太阳照常升起》刚上映时,被骂成“烂片”,如今却被封神。

一步之遥》当年争议极大,现在却被影评人重新解读,誉为“超前之作”。

你行!你上!》会不会也这样?

有可能。

但问题在于,姜文似乎并不在乎观众能不能看懂。

他在采访里说:“电影是拍给懂的人看的。”

这句话很姜文,也很“狂”。

但电影终究是大众艺术。

如果只有少数人能看懂,那它的价值在哪里?

中国电影,还需要姜文这样的“异类”吗?

需要。

现在的中国电影,太“安全”了。

大家都在拍商业片,追求票房,迎合市场。

但姜文不一样。

他还在坚持自己的风格,哪怕被骂,哪怕票房不佳。

这种“固执”,其实很珍贵。

电影不该只有一种声音。

我们需要《热辣滚烫》这样的故事,也需要姜文这样的“作者电影”。

哪怕看不懂,至少他在尝试。

姜文的电影,从来不是即时满足的。

它们像酒,需要时间沉淀。

你行!你上!》现在被骂,但五年后、十年后,或许会被重新评价。

就像《太阳照常升起》一样。

所以,别急着下结论。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毕竟,中国电影只有一个姜文。

特别声明:[姜文新片翻车!豆瓣6.7创生涯最低分,东北话被群嘲“尬出戏”(姜文新作)]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上海新阳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晶圆清洗媒介的循环装置及晶圆封装设备”(上海新阳前景如何)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上海新阳(300236)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名为“晶圆清洗媒介的循环装置及晶圆封装设备”,专利申请号为CN202422009553.5,授权日为2025年9月…

上海新阳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晶圆清洗媒介的循环装置及晶圆封装设备”(上海新阳前景如何)

把女将军演成娇俏小娘子,『宋轶』的演技是什么水平?(小说将女)

翻开演职员表仿佛打开潘多拉魔盒:邓科与高琮凯双导演,极光光领衔四位编剧的"创作天团"——业内老饕都懂,编剧名单长度往往与剧本烂度成正比。女主黎霜的弓箭术堪称行为艺术:敌人都快贴面跳探戈了,她还在摆弄弓弦,

把女将军演成娇俏小娘子,『宋轶』的演技是什么水平?(小说将女)

陈佩斯《戏台》排片0.5%,一个上午拿下30万票房,说明什么?(陈佩斯戏台票房)

当大多数影院还在沉睡时,陈佩斯的《戏台》已在黎明时分悄然收割30万票房——这个数字如同一声惊雷,在仅有0.5%排片的逼仄缝隙中炸响。究竟是谁在破晓时分奔赴影院?当三分之二的票房集中在冷门时段,这分明是院线给老…

陈佩斯《<strong>戏台</strong>》排片0.5%,一个上午拿下30万票房,说明什么?(陈佩斯戏台票房)

啧...你俩没点说法谁信?

只有这个『龚俊』在回头观察后面坐着的『李沁』。 这个『龚俊』干脆“热心肠”地把自己碟子里的送到了『李沁』的碟子里👇 至此『龚俊』永远站在她的身后,但站在一旁一言不发的『李沁』。 在『龚俊』偶尔放松的瞬间, 且随着旅行的推进,在无…

啧...你俩没点说法谁信?

58岁英拉太会穿,“行体”装职业甜又刚,老公30年等待有名无分(英拉『穿搭』)

对于泰国前总理英拉・西那瓦而言,从清迈府走出的华裔少女,到泰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理,再到流亡海外却重归商界的 “传奇女性♀️”,她的每一套『穿搭』,都藏着对身份的诠释、对生活的态度,更映照着一段跨越三十年、无关世俗名分…

58岁英拉太会穿,“行体”装职业甜又刚,老公30年等待有名无分(英拉『穿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