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星二代,同样拿起画笔,为何一个被赞 “见过山河的孩子笔尖有灵气”,一个却被吐槽 “画风阴暗还总蹭逝者热度”?最近汪小菲带小玥儿回内地过暑假,小姑娘一幅《雪山》油画意外曝光,瞬间把这场藏在画布后的 “教育较量” 推上风口浪尖。
说起来,小玥儿这幅画确实让人眼前一亮。鲜亮的色彩铺陈开雪山的巍峨,远处的天际线和近处的山脊层次分明,连专业人士都忍不住点评:“构图稳得不像小孩子,已经有了空间立体感,早不是瞎涂乱画的水平了。” 谁能想到,几年前她送给马筱梅的礼物还只是张色彩堆砌的涂鸦,如今跟着汪小菲在大草原骑过马、看过天地辽阔,再加上专业老师点拨,笔尖的格局愣是打开了 ——见过天地的孩子,笔尖自然有山河。
反观小 S 的二女儿 Lily,之前办画展时的争议到现在还没散。她的画总带着股说不出的阴郁,线条歪歪扭扭,色调偏暗沉,有网友直白吐槽:“不懂艺术,但看了确实有点压抑。” 更尴尬的是,她还被扒出某幅画和日本画家奈良美智的作品高度相似,抄没抄不好说,但 “原创性不足” 的帽子是摘不掉了。最让网友反感的是,画展全程围着大 S 打转:这幅画 “姨妈肯定喜欢”,那幅画直接用大 S 英文名命名,采访时三句不离 “姨妈鼓励我”。要知道,大 S 已经过世半年多,这番操作被骂 “消费逝者” 一点不冤 ——艺术若只剩炒作,画框里装的不过是算计。
其实从画笔里,早就能看出两家教育的天差地别。汪小菲带娃主打一个 “接地气式开眼界”,这次回内地,先去大草原撒欢,再报个美术班扎实学技巧,玩和学踩得稳稳的。有路人偶遇他们在北京餐厅吃饭,小玥儿坐得笔直,之前有点驼背的毛病都改了不少,透着股舒展的劲儿。而小 S 一家似乎总在 “精致的圈里打转”,旅游非日韩即澳洲,Lily 晒出的度假照永远是 “穿得美美的看海”,镜头里的天空和海浪拍了又拍,却少见对更广阔世界的好奇。
说起来,大 S 生前也带孩子们去过画室,但那会儿小玥儿的画从没露过面,反倒是 Lily 总被小 S 拉出来 “秀才艺”。有次 Lily 画了个黄发女孩,小 S 非要说是 “以大 S 为灵感”,连画名都用了大 S 的英文名。大 S 走后,这种 “捆绑” 变本加厉,画展上一幅画明明和大 S 八竿子打不着,Lily 却特意强调 “我和妈妈都觉得姨妈会喜欢”。网友看得通透:“与其说支持孩子画画,不如说在借孩子蹭热度。”
更有意思的是网友的对比评论。有人翻出小玥儿在大草原的照片,配文 “骑马看草原的孩子,画雪山时胸中有丘壑”;转头刷到 Lily 在海边摆拍的照片,底下留言扎心又真实:“总看同一片海,笔尖能画出什么新鲜玩意儿?” 连疑似美术老师的网友都暗戳戳点评:“基本功是藏不住的,有的孩子在练透视,有的还在玩概念,硬要拉出来比,只能说尴尬。”
其实这哪是画画的较量?分明是教育里 “眼界” 和 “功利心” 的对撞。汪小菲带孩子看草原、学画画,没想着靠这个博眼球,反倒让孩子在真实的体验里长出了灵气;而小 S 一家总把孩子的才艺当 “社交货币”,画还没画明白,先学会了蹭热度、炒话题。就像有网友说的:“孩子的画笔是镜子,照得出家长是在养‘人’,还是在养‘流量道具’。”
如今小玥儿在画室里认真调色的样子,和 Lily 在画展上对着镜头强装成熟的模样,形成了微妙的对比。或许再过几年,当孩子们的画笔更有力量,我们会更清楚:真正能滋养艺术的,从来不是镜头前的吆喝,而是走过的路、见过的光,和一颗没被功利污染的初心。
只是不知道,随着孩子们慢慢长大,这场藏在色彩与线条里的 “教育暗战”,还会写出怎样的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