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移民风波后,孙俪被三宝点名,杨幂这句话太准了
主角是谁?孙俪。就是当年“娘娘腔”时代里一脸清冷、眼神比刀还利的甄嬛本人。
结果呢?2024年这一年,不是演戏成就话题,而是被“全家移民英国”的瓜给按在热搜上摩擦。最关键的是,瓜都还没落地,音乐人三宝又在节目上冷不丁来一句:“孙俪不是一个好演员。”
你说这事儿搁谁身上不窝火?
全家移民?“国风女主”也躲不过风口浪尖
其实这事儿是网友先爆的,说孙俪和邓超带着孩子准备搬到伦敦住,还传出孩子上的是某顶尖私立学校——那种学费一看就能让中产呛出半杯水的那种。
本来明星移民也不算啥稀奇事儿,公众最多议论两天。但问题在于孙俪这人设不一样啊。
她是《甄嬛传》里“死都要护住家国血脉”的钮祜禄甄嬛;是《那年花开月正圆》里靠自己把秦商做大的周莹。人设稳、观众缘好,正面形象走得特别正。
一听说她移民了,观众心里自然不痛快:“你不是讲家国情怀的吗?”
可这瓜转眼就被打脸了。孙俪亲自发了篇结婚15周年长文,说老了要回上海养老,全文言之凿凿,没一句提国外定居,算是侧面把“全家移民”这事掐灭了。
但舆论这种东西,哪有那么容易哄住?人家听完辟谣转头又开始盯着她演技下手。
三宝“戳脊梁骨”:孙俪不是个好演员?
这话谁说的?不是键盘侠,是三宝——音乐人,懂艺术的那种。
在某档综艺里他直接说:“孙俪不是一个好演员。”理由也摆得明明白白:“一个好演员应该具备百变能力,而不是永远都是那一个模式。”
听着像是点到即止,但其实已经等于当面给孙俪贴了标签。
而这番话一出,评论区就炸了。
支持孙俪的人说:“你看看《甄嬛传》《芈月传》《那年花开月正圆》,哪部不是靠演技封神?她可是中国电视剧大满贯得主,飞天奖、金鹰奖、白玉兰奖通通拿下,这还不叫实力?”
唱反调的人冷笑:“甄嬛是演技高峰,但之后全是复制粘贴,演啥都像甄嬛,最近那部《乌云之上》,满屏瞪眼演法,谁看得下去?”
两边吵得不可开交,孙俪倒是没正面回应,但说实话,换成你我,心里也得堵得慌。
杨幂早说过:成名不代表免审判
这事儿翻出来后,大家又想起了另一个人——杨幂。
曾经她在一次采访里被问到:“你怎么看网上总有人骂演员演技差?”
她说了一句特别有杀伤力的实话:“作为演员,被审判是常态,不止我们这个行业,每一个在大众面前的职业都一样。你想要掌声,就必须能承受批评。”
当时很多人觉得她说得太冷了,但现在你再看,像是替孙俪说的。
你演得再好,也敌不过观众一句“我觉得你没突破”;你再敬业,也抵不过一次“移民”传闻。
演艺圈,终究是个“看人设比看演技还多三秒”的地方。
孙俪不是玻璃人,她是个极度克制的人
说实话,孙俪是个不太爱解释的人。
当年和张译拍《辣妈正传》,因为落枕没回头搭话,被张译误会耍大牌,后者还气得在她面前抽烟挑衅,结果后来才知道人家根本不是故意的。
但那次风波却是孙俪被“无声中受伤”的经典一幕。张译团队澄清的时候一句“没在她面前抽烟”直接把她拱进舆论的靶子区。网友纷纷开喷:“你是谁?别人不能在你面前抽烟?”
可她从头到尾一句话没回。
还有2024年在街头和代拍争执的事,也不是她先说,是网友拍到了视频。
你说她玻璃心吧?她敢当街护娃顶嘴。
你说她刚烈吧?被骂了十年也不回一句嘴。
这不是玻璃心,是那种“你怎么说都行,我过我的日子”的超强克制力。她骨子里的倔强和骄傲,远比屏幕上演的更复杂。
“大满贯”演员,也不能免俗
其实孙俪真的算得上内娱标杆了。
从《玉观音》开始小火,到《甄嬛传》顶级爆红,再到《那年花开月正圆》拿到视后大满贯。她的演员生涯很干净,很扎实,也很稳。
最让人服的是,她从不靠八卦炒作,从不玩话题炒IP,全靠作品说话。
她还挺仗义。热依扎拍《山海情》哺乳期快崩溃了,是孙俪寄了催乳茶和私藏小经验书,像个“大哥”一样帮她挺过来。
但问题在于,这年头观众的期待越来越高。
你一旦有过顶级作品,那之后的每一部剧都会被当放大镜看。
你曾经是“国风女主”大旗的扛把子,那你就不能随便换国籍,哪怕你没换,只是传闻也不行。
你过去说过保护孩子隐私,那你就得一直做得滴水不漏,不然就是人设崩塌。
孙俪就是这样被吊在了“人设十字架”上,动弹不得。
一个时代的演员,迟早会走到审判席
你说孙俪不行,那谁行?
你说她作品模式化,那这几年内娱谁不是靠复制吃饭?
你说她移民不厚道,那你家那位炒股赚了钱也想着移民呢。
说到底,演员这个职业,最怕的不是被骂,是“被完美”。
你一旦被塑造成“人设完美、家庭和谐、演技神话”的三合一典范,那你只要有一点点不合观众预期,就会被拉下来。
就像杨幂那句话说的:“你想要掌声,就得承认审判。”
孙俪这事给所有明星都敲了个钟——哪怕你再红、再稳,也会有被点名、被误解、被放大的一天。
而我们观众,能不能多点理性,看清演员和角色、作品和人设之间的边界?
别让一阵风,吹倒一座山。
如你所见, “全家移民”风波已澄清,但公众对“完美演员”的执念,才是真正需要反思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