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飞的首部德国原创剧《暗黑》几乎注定会被拿来和《怪奇物语》比较。两部剧都围绕失踪儿童展开;都把故事部分地放在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都出现了会让灯光闪烁的神秘现象;都揭示了通向某个关键神秘设施的地下通道,这个设施正是破解故事核心谜团的关键所在。
在《怪奇物语》里,这个设施是“霍金斯实验室”,科学家们在那里进行着让人联想到美国中情局“MK-Ultra”精神控制计划的实验。而在《暗黑》中,这个地方是一座核电站,暗暗呼应了 1986 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这场灾难的阴影在剧中以多种方式挥之不去。
但《暗黑》的基调与那部讲述达斯汀和他那只“魔王兽”的剧截然不同。按照瑞士导演巴兰·波·奥达与德国编剧扬特耶·弗里瑟的构想,这部剧的色彩与情绪更接近法剧《归来者》。在温登——这个《暗黑》故事发生的小镇上——每天都是灰蒙蒙的天色,正如剧中人物心情一样阴郁沉沉。
剧中人物众多,这是开篇几集的主要挑战之一——不过即便如此,你还是会不由自主地被吸进这个故事。剧集一开场,就用旁白告诉你:“一切都是相互关联的。”事实证明,这句话正好概括了剧中四个家庭间父母与子女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我们首先认识了约纳斯,一名少年,在父亲自杀后曾被送入精神病院,如今是 2019 年,他正在努力适应正常生活。这时他得知同学埃里克失踪了。
不久之后,约纳斯和几位朋友半夜跑进温登的树林,打算找回埃里克藏在一个隐蔽地点的毒品。过程中,朋友的弟弟米凯尔也失踪了。米凯尔不仅是约纳斯前女友的弟弟,还是当地警察局长的儿子——而这位局长又与约纳斯的母亲有染。我本可以一直写下去,把这座小镇的人际关系网解释得更详细,但你应该已经能感受到它的交错复杂了。
为了避免剧透,这里不多谈 1986 年在剧情中扮演的角色,只能说,剧中的男人、女人、男孩、女孩之间的故事,不断在 1986 年和 2019 年之间来回切换。这种时间跳跃正好印证了试播集字幕上出现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名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区别,只是一种顽固存在的幻觉。”
如果你觉得这些描述晦涩,那确实如此——《暗黑》从头到尾都是一部“谜盒剧”。它拥有秘密、意外反转,还有每集结尾吊你胃口的悬念,让你忍不住立刻点开下一集。它甚至真的有一个“盒子”——里面装着约纳斯父亲的遗书,而剧集用了好几集才揭示信中的内容。虽然这种拖延可能听起来让人抓狂,但故事线的密度和复杂度让你根本顾不上去抱怨——因为还有太多拼图碎片需要拼凑。
和其他让观众试图解谜的剧集一样,《暗黑》在人情味方面稍显不足。人物虽多,但剧集更关注他们的身份和行为如何嵌入情节,在前六集(第一季全季十集)里,你很难真正深入了解这些人。
整体气氛之沉重,甚至让观剧变得有些令人窒息。更别提,这部剧似乎没有遇到一个“意味深长”的时刻不去加一段格外低沉、阴森的弦乐音效。如果你想找一部在糟糕的一周结束后能让心情轻松的剧,那它绝对不是。可如果你喜欢复杂的谜团,喜欢那种挥之不去的忧郁感——不妨联想一下《归来者》《谋杀》或《谜湖之巅》第一季——那么,这部剧绝对会是你钟爱的阴森小巷或荒郊小路。
当然,偶尔《暗黑》也会闪现一丝怪诞的幽默。比如第三集中,一名法医正在为几只刚死去不久的羊做尸检,同时和警探聊天。当他检查到绒毛覆盖的尸体耳膜时,随口说:“鼓膜已经破裂。对了,你周末来参加我们的派对吗?我老婆准备做南斯拉夫肉丸。”
这种既诡异又带着黑色幽默的时刻非常受欢迎,也再次让人想起另一部关于小镇失踪少年的剧——不是《怪奇物语》,而是《双峰》。
By Jen Chaney
From V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