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两部电影竟然能让85花中看似最稳固的口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酱园弄中》,杨幂凭借精彩的演技获得了满堂喝彩,反观赵丽颖,原本被认为演技更为出色的她,口碑却急转直下。接下来,《长安的荔枝》更让赵丽颖的形象瞬间跌落,不少人开始将问题归咎于她“情商低”,认为她的跌势源于不会说话。
但事情真的是这么简单吗?她的困境,真的是因为言辞不巧吗?
就一年前,赵丽颖的舆论地位几乎是无可撼动的。她凭借《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和《风吹半夏》等一系列口碑作品,成功从一个农村女孩逆袭为“顶流”,获得了众多观众的喜爱。而各大奖项的加持,更是让她跻身85花中的“演技派”行列。相对而言,杨幂的事业似乎面临低谷,尤其是在《哈尔滨1944》与《狐妖小红娘》的失败后,她陷入了舆论的漩涡。甚至有人认为,她的演艺生涯可能因此终结。
当时,公众对两位演员的看法几乎已经定型。赵丽颖的演技被视为逐步成熟,尤其是在古装剧中的表现,几乎无人能敌。而杨幂,凭借偶像剧的形象,逐渐被标签化为“没有演技的花瓶”。网络上不少评论认为,她们两个人已经处在完全不同的水准,赵丽颖的演技无可匹敌。
然而,电影圈的风向悄然发生了变化。赵丽颖因在《第二十条》中表现抢眼而赢得了不少观众的认可,《向阳花》中的她,也被赞为一人撑起了冷门档期的大旗。而杨幂,却依然陷在“演技差”的争议中。
就在大家还认为赵丽颖稳稳领先时,杨幂突然在《酱园弄中》上演了自己的逆袭。她在片中饰演的底层囚犯,彻底突破了以往的形象。她素颜上阵,灰头土脸,演技自然流畅,完全抛开了过去偶像剧中的种种拘谨,表现得十分放松。这一变化让很多观众惊叹不已,甚至有人表示看得热泪盈眶。
电影之外,杨幂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她在首映礼上主动让座给别人,关心小演员,和导演的配合也显得非常默契,完全不像以前被批评的“耍大牌”形象。她的努力和谦逊,让观众对她的认知发生了翻转。
在《长安的荔枝》中,杨幂的郑玉婷同样深深打动了观众。特别是她送别丈夫时含泪微笑的戏份,细腻的情感表达让人动容;而当她与丈夫重逢时的泪水,更是让人感同身受。杨幂通过细腻的情感演绎,将本来普通的角色演绎得生动有力,打破了外界对她“只是花瓶”的偏见。
她的翻身,正是证明了演员最硬的底气来自对角色的深入理解与真挚投入。
然而,赵丽颖却在此时遭遇了一连串的麻烦。在《酱园弄中》中,她客串了一位女作家,只有七分钟的戏份。尽管时间短暂,但这七分钟却成了她被批评的导火索。许多人认为,她的台词显得生硬、刻意,完全不像以前的自然流畅。
事实上,赵丽颖的台词问题并非今天才出现。在《知否》中,她同样曾因长段台词而出现断裂的情况。但这次的表现,却让人觉得她的进步似乎停滞不前,甚至有所倒退。
除了演技,赵丽颖的态度也成了问题。她因在社交媒体上的言辞过于情绪化,频频与网友发生争执,还曾被官方媒体温和提醒注意言行。她的缺席电影宣传、对章子怡互动的迟缓回应等,都让人觉得她似乎不再像以前那么专注和敬业。
她的形象,曾因“励志、努力”而备受推崇,但现在,她的“忘本”与“自大”已开始显现,很多人开始对她产生了失望。
她的粉丝常拿她与刘亦菲相比,然而,刘亦菲已经通过好莱坞资源稳坐“国际明星”的位置。而赵丽颖,似乎在这场比较中,逐渐迷失了方向。她的事业可以说是“打得好的一手好牌”,却因为一些决策失误让自己走到了这一步。
赵丽颖的下滑,并非简单的“情商问题”所致。她来自农村,这在注重资源和人脉的娱乐圈里,本身就让她的起点低了很多。能够走到今天这个位置,已经是她的努力和才华的体现。而本该迎来更多光明的未来时,她却暴露出内心的不安和自卑,似乎害怕失去一切。
这些问题或许正是她选择过于倚重“苦情戏”以及品牌代言不慎的原因。她代言的纪梵希,本来是提升形象、塑造商业价值的好机会,却因为品牌的争议而引发了反噬。背后,或许是她深知自己的“不容易”,从而对未来充满了不安。
正如宋丹丹所说,自卑让人容易变得无理取闹。现在看来,赵丽颖的种种做法,也许正是她内心不安的外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