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女神”?“偷歌贼”?
究竟哪一面才是真正的降央卓玛?
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型写照。曾经的最美女中音,短短九年就从巅峰跌落,究竟发生了什么?
熟悉刀郎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他的音乐作品几乎无人能翻唱,因为难度太高,再加上他独特的情感赋予,刀郎的歌几乎成了他的专属。而在今天,能演绎刀郎作品的歌手屈指可数,其中降央卓玛便是其中之一。
2010年,对于降央卓玛来说是一个转折点。此前,她尝试过创作,但没有取得什么成绩。于是,她转向了翻唱,第一首选的就是刀郎的《西海情歌》。在那个时代,华语乐坛流行乐风靡,刀郎的这首歌并没有特别火爆,但依然有一定的关注度。大家更喜欢他演唱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
降央卓玛在听到这首歌后,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决定翻唱它。翻唱后的《西海情歌》火遍大江南北,尤其是她的声线,让这首歌听起来像是为她量身定做的。她的版本一经发布,很多人都误以为这首歌是她的原创。
这也埋下了隐患:渐渐地,大家开始模糊了事实,把《西海情歌》当作降央卓玛的作品。九年过去了,刀郎从未公开表态这首歌是他的,降央卓玛也没有澄清,反而将这首歌视为自己的创作。
凭借这首歌,降央卓玛在乐坛占据了一席之地,赚到了足够的钱,给家人买了房子,也找到了一个好男人,生活渐渐安稳。她决定通过开演唱会回馈粉丝的支持和喜爱。
然而,这场演唱会却让她一夜成了风口浪尖的“猪”。刀郎要求她赔偿25万元,理由是:未经授权,她在演唱会上演唱了《西海情歌》。这件事曝光后,网友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首歌竟然是刀郎的原创!
作为一名创作型歌手,刀郎的作品被他人翻唱自然是好事,但如果未经许可用于商用,那就是侵犯版权。对刀郎而言,每一首歌都是他的孩子,被别人拿来当自己的作品当然不行。
而降央卓玛面对这场风波,非但没有反思,反而将刀郎告上了法庭。这样的反转剧让人瞠目结舌,法官显然不容忍她的做法,最终判决降央卓玛公开道歉并做出赔偿。
如果她当初能与刀郎好好沟通,也许这场纷争不会升级成今天这个局面,但可惜,很多事情都是她自己作的。
降央卓玛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父母负担不起她的学费。为了减轻家庭压力,她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在那个地方,赚不到什么钱,她便和朋友来到北京碰碰运气。刚开始,她在酒店当服务员,从后厨一直干到大厅。她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个大堂经理,穿漂亮的衣服,领高薪。
有一天,酒店安排了一场重要的表演,台下坐的都是重量级人物,其中就有文化局的局长。酒店老板心急如焚,因为请来的歌手迟迟没有出现。就在这时,有人提到降央卓玛唱得不错。老板于是让她上台应急,并承诺表现好就升职加薪。
虽然她当时有些害羞,但还是顺利完成了表演,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文化局的局长也注意到了她,并递给她名片,表示惜才。很快,降央卓玛就获得了德格县艺术团的工作机会,从此走上了歌唱道路。
尽管她在艺术团表现出色,但与那些专业歌手相比,还是差了不少。为了能够依靠唱歌为生,降央卓玛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音乐水平,最终考入了甘孜藏族自治州歌舞团、四川音乐学院和北京解放军艺术学院。
从一个初中毕业生,到军艺学生,这条路她走得多么艰辛,只有她自己知道。每当她回顾自己的奋斗历程,都会不禁泪目。正是这些坚持和拼搏,才换来了今天的安稳和富裕。
在乐坛小有名气后,李双江也看中了她,收她为弟子并悉心指导,还为她出了张专辑。尽管专辑的反响并不大,但也让她在公众面前逐渐积累了名气。
然而,运气似乎总是和她背道而驰,始终没有等到爆红的机会,直到《西海情歌》的翻唱。
然而,翻唱别人的歌就应该支付版权费,尤其是在商业场合。刀郎再大方,也不可能让别人一直无偿使用他的作品。
九年的时间,降央卓玛凭借《西海情歌》过上了相对富足的生活,但当她被揭露真相时,她却始终不肯支付应有的费用,认为这首歌就是她的作品,刀郎没有资格索要版权费。她甚至反告刀郎。从2015年到2023年,双方因这件事已在法庭上争执了42次,但每次都是刀郎获胜。
这些钱对降央卓玛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她却依旧不愿支付。她真心把《西海情歌》当成了自己的作品。
在娱乐圈,这样的案例并不鲜见,但降央卓玛却成了反面教材。大部分歌手在翻唱他人作品时,都会事先与原唱达成协议,甚至有些歌手会直接购买版权,避免日后纠纷。而降央卓玛却把与刀郎的关系弄得如此僵硬,最终导致她失去了唱歌的机会。
经历了不断的失败,她终于意识到自己没有理可言,于是决定告别乐坛,回归家庭,专心照顾孩子。
尽管她退出了乐坛,但网友的评价却跌至谷底,甚至有人称她为“版权流氓”。她因这件事失去了许多合作机会,还赔偿了节目组一笔费用。
如今,降央卓玛回归了家庭生活,开起了农家乐。如果有客人要求她唱歌,她偶尔也会应邀开麦,但再也没有唱过《西海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