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和他的朋友》第二季开播后,几乎没掀起任何波澜。明明第一季还算有点热度,怎么到了这一季,连商榷的人都少了?是观众口味变了,还是节目本身出了问题?其实,这档综艺的哑火并非偶然,而是三大硬伤叠加的结果。
没噱头开局输一半
隔壁《喜剧之王》为什么能火?很简单,人家搬出了周星驰这块喜剧之神的招牌,再加上喜剧之王这个经典IP的加持,观众自然买账。反观《脱口秀和ta的朋友》,唯一能拿出手的只有李诞,结果李诞还因为一些争议事件半隐退,节目连非常后的门面都没保住。
李诞不仅是笑果文化的核心,更是《脱口秀大会》的灵魂人物。他的幽默风格和控场能力,是节目非常大的看点之一。但在这个新综艺里他几乎没怎么露面,再加上王建国等老牌选手跳槽到竞品节目,导致《脱口秀和ta的朋友》彻底变成无主之地。
原本脱口秀市场的观众就那么多,《喜剧之王》挖走一批核心演员后,《脱口秀和ta的朋友》的吸引力自然大打折扣。这就好比一家餐厅,招牌菜被隔壁挖走了,剩下的菜又不够惊艳,顾客凭什么还来?
就像罗永浩说的,这一季的舞台确实更酷了,感觉你们是更有钱了,可也失去了之前的感觉!
老人出走,新人不炸场
庞博、王建国、呼兰这些人,不仅是节目的台柱子,更是观众追看的理由。可第二季里,这些熟面孔要么减少出场,要么直接去了别的节目,剩下的何广智、徐志胜虽然还在,但光靠他们几个,根本撑不起一整季的看点。
脱口秀的核心是新鲜感,可第二季的新人表现实在一般。段子不够炸,表演不够流畅,观众看完甚至记不住他们的名字。相比之下,《喜剧之王》的新人至少有几个能令人眼前一亮的,可这边的新人,连及格线都勉强。
一档综艺要想长久,应当不断培养新人。可《脱口秀和ta的朋友》第二季还是依赖老选手撑场,新人存在感极低。结果就是,老选手一旦发挥失常,整期节目就垮掉,观众也越来越没耐心。
领笑员点评无聊
鲁豫的点评专业吗?专业。但问题是,观众看脱口秀是为了笑,不是为了听一堂语言艺术解读课。她每次一本正经地拆解段子,反而让现场气氛冷到极点。并且她说完,别的领笑员只能附和,都不知道如何说点评了!
李宇春坐在领笑员席上,几乎没什么存在感,点评也毫无亮点。大张伟倒是想搞笑,可他那种无厘头风格和脱口秀的节奏完全不搭,经常尬聊到观众脚趾抠地。即使这么多届脱口秀都是他当嘉宾,依旧觉得过于勉强!
罗永浩算是领笑员里非常合格的一个,毕竟他本身就有脱口秀经验,点评也带点幽默。可惜其他几位太拖后腿,导致整个点评环节成了快进重灾区。说到底,李诞的缺席,让节目少了非常重要的笑果保障。
没有核心人物坐镇,再好的阵容也显得散漫。老选手走了,新人又顶不上来,导致节目陷入老梗反复用的尴尬局面。观众看多了,自然腻了。没噱头、没人才、没笑点,三无产品凭什么让观众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