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产商业电影的导演中,陈思诚无疑是一位颇具“商业潜力”的人才。如果我们回顾他的票房成就,简直可以称之为一个庞大的“悬疑帝国”!
01
一系列的《唐人街探案》电影,从最初的8.3亿票房一路狂飙至33.97亿,再到第三部的45.23亿,甚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他的新作《唐探1900》也在强手如林的情况下,如同野生动物般顽强生存,最终斩获了36亿的好成绩。而在今年春节档中,他的影片成为了唯一“喝汤”的作品。
不仅如此,他监制的《消失的她》也成功拿下35亿,而他弟子柯汶利执导的《误杀》系列同样表现不俗,个个都超过10亿,尽管去年底《误杀3》不被看好,但依然收获了9.33亿。值得一提的是,同类型的悬疑片《默杀》也取得了13.51亿的票房成绩。
几个月前,陈思诚曾说过,“商业片的逻辑在于:即使观众骂得天翻地覆,依旧愿意买票。”这句话传达了他对商业电影本质的理解。无论观众们对他持何种看法,陈思诚的电影显然都能让人“荷包满满”,这是一条无可争议的事实。
不过,进入今年的暑期档,出乎意料的是,陈思诚的最新作品《恶意》却步履维艰。电影上映21天,在这个档期内票房却仅仅达到了2.48亿,快一个月之后也未能突破3亿,甚至连前作的零头都比不上。这无疑让这位商业片导演跌下了神坛。
有趣的是,陈思诚这次究竟为何未能延续其辉煌呢?
02
起初,笔者也曾怀疑这部电影是否改编自东野圭吾的某本悬疑小说,毕竟,陈思诚一贯热衷于挖掘国外冷门剧本。然而看完电影后才发现,只是名字上的巧合,与东野圭吾毫无关联。此次他请来了张小斐,在宣传阶段更是打出了“女性反杀”的口号。
张小斐那流着血的眼神,确实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似乎也能感受到陈思诚惯用的风格。然而,这部影片以“武汉妈妈跳楼事件”为切入点,探讨了网络暴力对个人的伤害。为了将这一新闻事件进行商业化,陈思诚为其加入了更多悬念与视觉元素。原型事件中的普通工人,在他的处理下,成为了酒吧的一名女性,搭配高饱和度的画面和层层叠叠的情节反转,尽管这样的女性反杀模式经过精心包装后推上银幕,但在观众中,却并未引发足够的共鸣。
实际上,对于常看“陈思诚电影”的观众来说,这样的模式早已变得审美疲劳。在精致悬疑的外表下,故事的内涵却显得相当薄弱。为了反转而反转的情节,难以引发观众的共情。
归根结底,陈思诚的影片取得成功的关键,仍在于一个饱满、令人信服的剧本。之前的《看不见的客人》和《误杀瞒天记》,之所以受到观众喜爱,源于其成熟的文本以及海外的良好口碑。加上陈思诚独到的视觉艺术与阴森神秘的氛围,让观众倍感过瘾。
然而,当缺乏优质的文本和编剧时,陈思诚的短板便暴露无遗,仿佛一位美人,卸去华丽妆容后,原本的底子显得乏力,导致魅力大减。尽管他依旧是那个“陈思诚”,但观众们却早已不再是过去那群观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