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韩剧《牵牛和仙女》的播出引发了一场关于“颜值正义”的热议,而讨论的焦点却意外地转移到了观众所使用的美颜相机上。许多追剧者注意到,这部剧的男主角秋英宇的外貌似乎与剧中设定的“让女主一见钟情的大帅哥”不甚匹配。为此,一些观众选择在观看时打开美颜滤镜,借助磨皮、瘦脸和大眼等功能,试图通过这种方式重塑他们的观剧体验。
这一现象迅速在社交平台上引起了广泛关注,网友们戏谑道“科技改变了追剧的体验”。更有一些人甚至推出了针对手机美颜的“支架追剧模式”,声称这种方式能够像看特效恐怖片一样带来心理上的舒缓。一些数码博主也纷纷参与,测试各种滤镜参数,并建议观众“磨皮程度不要超过30%,否则男主会变得像塑料人一样”。然而,仍有观众对此表示不满,质疑道:“追剧还得自己动手P图?制作团队就不能用点心吗?”
观众对男主外貌的不满,实际上反映了他们对偶像剧选角 logic 的深层失望。尤其是像《牵牛和仙女》这样的浪漫爱情剧,男主角的魅力应该是众人称赞的,然而演员的外形却未能满足观众的期待,直接削弱了剧集的说服力。更让网友们愤怒的是,这种失衡在短剧中尤为明显——女主角个个美丽动人,而男主角却频频受到“颜值不足”的冷嘲热讽,甚至被戏称为“女主的工伤级审美打击”。
当然,并非所有观众都支持对外貌的苛责。一些人认为,男主属于耐看的类型,演技更为重要。对此,另一些观众则反驳,爱情剧的精髓在于代入感,如果主角的颜值让观众出戏,即便剧情精彩也难以令人满意。更深入的批评则指向了行业的现状——为何女演员要承受如此严格的颜值评判,而男演员却能够轻松过关?当观众不得不自己动手进行“修脸”,恰恰暴露了制作方在选角和后期上的懒惰态度。
由此可见,虽然“美颜追剧”看似是观众的无奈选择,实则对电视剧行业敲响了警钟。如果连观众都无法适应,必须依赖第三方工具来“挽救”观赏体验,那么制作团队是否应该对此进行深刻反思?在选角时减少流量明星的考量,增加角色与演员的适配度;在拍摄时少依赖于高强度的滤镜,更多地关注剧本的深度和演技的打磨。否则,观众或许真的会如网友所言:“如果男主丑到必须开美颜才能观看,与其如此,不如直接换台——眼睛值得更好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