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掌控千亿资产的豪门女性,宗馥莉和何超琼的故事却是两本完全不同的职场宝典。
一个从车间起步,靠硬核实力登顶的“厂长”;
一个在红毯和谈判桌间游刃有余的“商业女王”。
当这两位豪门女性的命运交织在镁光灯下时,大家才发现,真正的区别,远不止账户上的数字,而是在豪门之路上如何把握生存的智慧。
宗馥莉的继承之路,简直是现实版的“逆袭游戏”。
作为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的独生女,宗馥莉的接班过程堪比宫斗剧。
当宗庆后初创事业时,她正在国外留学,直到2004年回国时,家族企业早已被父亲的“红颜知己”杜建英和她的孩子们搞得乱七八糟。
但这位江浙沪的独生女没有丝毫怨言,反而从车间小工做起,扫仓库、监控生产线,一步一步把宏胜饮料从一个代工厂打造成年收入百亿的巨头。
最让人震撼的是,2018年,她亲自接管了娃哈哈的公关部,用三年的时间将她父亲“宠女情深”的形象塑造得深入人心,彻底断绝了杜建英母子企图通过儿子升职致富的念头。
宗庆后去世后,宗馥莉凭借精心准备的法律文件和舆论资源,迅速稳住了控制权,果断关闭了18家“弟弟妹妹”名下的工厂,将公司营收从500亿提升至700亿。
这哪里是在接班,简直是商战中的“绝地求生”!
与宗馥莉不同,何超琼作为赌王何鸿燊的二房长女,天生就站在财富金字塔的顶端。
但这位豪门公主可不是靠运气接班的。
赌王家族的内部斗争随便翻出几本书来都不为过,但何超琼就像一位天才棋手,25岁创办公关公司,33岁临危接管信德集团,将原本亏损的航运业务转型为旅游航线,成功扭亏为盈。
2002年,澳门赌权开放,她毫不犹豫地与美高梅合作,打造了澳门的地标性酒店,硬生生在父亲的地盘上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最厉害的是,2023年她通过整合家族资源竞标成功,引入“大湾区文旅融合”的概念说服政府,使美高梅市值超过了父亲的澳博控股。
别人接班可能像是在“打怪升级”,而她却是在玩“战略沙盘”。
宗馥莉的商业风格无疑是实业派的代表,她把生产线视作“印钞机”。
她砸了3.57亿元建成“宏胜超链智造”工厂,整个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高达90%,从原材料到成品完全依赖机器,车间工人减少了一大半。
其他企业忙着做明星代言和营销,她却把钱投入到实验室,研发代糖气泡水、胶原蛋白饮品等新型产品。
去年,单凭为其他公司代工电解质水,就赚了3亿多元。
更为惊艳的是,宗馥莉还计划推出“未来工厂”,通过AI预测市场需求,把产品研发周期缩短一半。
连她的老对手农夫山泉都不得不感叹:“莉姐这哪里是卖饮料啊?这简直是在做科技产品。”
而何超琼的商业布局则更具资本家的风范,简直像一场精彩的跨界大秀。
从信德集团的船运到地产,再到美高梅从赌场发展成文旅综合体,何超琼的投资领域涵盖新能源、生物医药,甚至连横琴的“文旅科技”项目都有她的身影。
最令人佩服的是,她将澳门的美高梅改造为文化地标,不仅开设赌场,还办起了非遗展、艺术展,吸引游客既能娱乐又能品味文化。
去年,她主导的“大湾区文旅基金”整合政府和企业资源,让港澳的高端服务和内地文化紧密结合。
连马云都曾称赞她:“超琼这一手,真是把金融玩出了艺术感。”
从她们的经历来看,豪门接班似乎没有统一的剧本。
有的人靠狠劲突破困境,有的人则凭优雅取胜。
不过,两位女强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她们牢牢把握住了自己的命运。
宗馥莉用“未来工厂”证明传统企业也能拥抱科技,
而何超琼则用“文化赋能”向世人展示了资本背后也可以有温度。
她们各自以独特的方式,赋予了“豪门”一词全新的含义。
正如宗馥莉在采访时所说:“真正的豪门,不在于银行账户,而在于脑袋里的智慧。”
何超琼的行动也完美证明了这一点:“财富是工具,不是束缚。”
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她们用实力证明了:清醒奋斗的女性,才是最终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