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导演王晶一句话引发热议:“刘亦菲的观众缘可以与赵雅芝媲美!”这番言论听上去似乎是在赞美,但他的前半句却像是泼了冷水:他坦言刘亦菲“不是天赋型演员”,早期演技青涩,全靠后天的拼搏才有了如今的成就。对此,网友们 Opinions 分歧:一些人质疑“赵雅芝是时代的象征,刘亦菲凭什么可以相提并论?”也有网友力挺她,“她扛剧二十年,观众自然而然就会投票给她!”
正巧,一部积压了七年的电视剧《一曲三笙》突然传出要开播的消息。剧照中刘亦菲的侧脸宛如画作,东方美感瞬间爆棚,网友们纷纷转发:“这颜值如今依旧强打所有女明星!”当年,仅15岁的刘亦菲凭借《金粉世家》中的白秀珠迅速走红。
回想当时,她对演艺几乎一无所知,却凭借一张“豪门千金脸”成功塑造了骄纵的大小姐。制片人游建鸣在路边看到她的广告牌,立刻决断:“这姑娘必定成星!”甚至连她的妈妈也在剧中客串了舞者,惊鸿一瞥三秒钟,气质惊艳全网。
王晶的评价表面上似乎是褒贬不一,实际上揭示了娱乐圈的真相:观众缘才是顶流的保护符。但刘亦菲的观众缘绝非“玄学”,而是二十年的努力和汗水换来的。
在拍摄《神雕侠侣》时,她曾吊威亚悬在瀑布旁,差点淹死,落下终身颈椎病;为演《花木兰》,她狂练肌肉,单手挥舞30斤的铁剑直到手掌开裂;为了《梦华录》,她学习茶艺,拼命把自己逼成“半专业茶师”。这些辛苦的付出,王晶都看在眼里:“周星驰也是努力型的!没有拼命,哪来如今的成就?”
更令人敬佩的是她对“流量”的清醒认知。当同行为了番位争吵、买热搜时,她却蹲在路边吃粉被偶遇;别人争抢华丽礼服,她缺席白玉兰颁奖也无所谓:“我只选择那些不得不拍的剧本。”从“神仙姐姐”到“拼命三娘”,她亲手撕掉了标签——演妖精翻白眼脱衣,扮村妇素颜晒斑,甚至研究生孩子时的胎动细节。这种“去精致化”的真实感,成为了Z世代眼中的稀世珍宝。
将她与赵雅芝进行比较十分有趣。赵雅芝的观众缘堪称“天选之女”:白娘子的一笑,几代人都会为之心醉。而刘亦菲更像是“逆袭剧本”:早年被嘲讽为“木头美人”,却凭借《梦华录》和《玫瑰的故事》等三部大剧成功回归巅峰。赵雅芝胜在“完美的符号”,刘亦菲则胜在“鲜活的真人”——她让女孩们相信:仙女也会流汗与摔跤,然而依然可以爬起来赢得胜利。
经过七年的沉淀,《一曲三笙》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内娱的浮躁。七年时间足以让流量明星换多次人设,而她却默默地打磨了十几个角色。不炒作冷饭剧,不卖惨埋没心血,只留下了一句:“演技才是根本。”这种定力让那些砸钱捧流量的资本都为之一沉——原来真正不背叛观众的,是对专业的敬重。
刘亦菲的“观众缘神话”,实质上就是普通人的逆袭赞歌。没有天生异禀的才能,便用努力开创出一条道路;身处名利场,却偏要脚踏实地。她的存在狠狠打脸了投机者:真正的长红密码,是把努力放在镜头看不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