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一首《年轮》竟让华语乐坛两大OST扛把子彻底“翻脸”!
最近,张碧晨在出道11周年的纪念文里写下:“不必回头,也无需多言。继续唱吧,唱给明天、唱给热爱、唱给心里最清澈的那部分自己。”
看似文艺的告别,却被网友解读为对《年轮》版权风波的最后回应。
而另一边,汪苏泷在深圳演唱会上,面对暴雨倾盆的现场,带领万人合唱《年轮》,还玩了个谐音梗:“深圳(身正)不怕影子斜”。
这哪是唱歌?分明是隔空宣示主权啊!
这场由网红旺仔小乔一句话引发的“地震”,不仅让两位顶流歌手公开互掐,还让一首经典OST陷入版权混战,甚至直接终结了汪苏泷和张碧晨长达十年的黄金合作……
而这一切,竟然只是因为一句“《年轮》原唱只有张碧晨”?
这场风波的导火索,是千万粉丝网红旺仔小乔在直播中的一句话:“《年轮》原唱只有张碧晨,汪苏泷只是创作者。”
此言一出,两家粉丝瞬间炸锅。
汪苏泷方反应迅速:
- 直接收回《年轮》的演唱授权,让张碧晨法律上无法再公开演唱。
- 晒出2015年的项目邮件,证明《年轮》从一开始就规划了男女双版本,自己不仅是创作者,也是原唱之一。
张碧晨方寸步不让:
- 工作室发声明强调“全球永久演唱权”,并称自己是“唯一原唱”,理由是她的版本比汪苏泷早发行15天。
- 但法律专家指出,“原唱”并非法律概念,版权归属才是核心——而汪苏泷作为词曲作者,拥有绝对话语权。
音乐平台左右为难:
- QQ音乐一度移除张碧晨的“原唱”标签,但很快又恢复,网易云则一直标注“双原唱”。
- 业内人士透露,平台标注通常取决于版权方要求,而汪苏泷作为版权人,显然有最终决定权。
最终结局:
- 张碧晨宣布不再演唱《年轮》,疑似默认失去演唱权。
- 汪苏泷在演唱会上高调重唱,用音乐夺回“主权”。
十年合作,就此终结。
这场风波的始作俑者旺仔小乔,原本想借“原唱争议”给自己的“蒙面演唱会”造势,没想到翻车翻得彻底。
3天掉粉28万,还被网友骂上热搜。
争议点1:票价离谱,割韭菜太狠?
内场票价968元,对标一线歌手林俊杰(1880元/3小时),但她的演唱会只有90分钟,且28首歌里仅7首原创,其余全是翻唱。
网友吐槽:“看不到脸还分区定价?内场和看台差700块,凭啥?”
争议点2:全程蒙面,真唱还是替身?
她解释是因童年霸凌和隐私保护才不露脸,但网友发现她和明星合作时却露全脸,被批“双标”。
更离谱的是,面具设计让观众无法确认是否真唱,甚至有人怀疑“面具下根本不是她本人”。
争议点3:道歉信避重就轻
掉粉百万后,她终于发道歉信,但只字不提汪苏泷和张碧晨的版权大战,反而强调“音乐回归本质”。
被网友嘲讽:“惹完事就想跑?”
汪苏泷和张碧晨,原本是华语乐坛最默契的“OST黄金组合”——
2015年,张碧晨唱红《年轮》,汪苏泷随后推出男声版,双版本爆火。
2016年,汪苏泷又为张碧晨创作《下一秒》,助她坐稳“OST女王”宝座。
多次合唱,从音乐综艺到演唱会,每次合作都刷爆热搜。
但如今,这一切都成了过去式。
张碧晨的告别文里那句“不必回头”,或许就是她对这段合作最后的回应。
这场闹剧,表面是“原唱之争”,实则是创作者与演唱者的权益博弈。
汪苏泷作为词曲作者,用一句“除了张碧晨,其他都是我的”幽默表态,但行动上毫不退让——收回授权,重新演唱,用音乐证明“主权”。
张碧晨虽唱红了《年轮》,但法律上,版权才是硬道理。
失去演唱权,或许是她“因小失大”的代价。
旺仔小乔本想蹭热度,结果引火烧身,掉粉百万 演唱会口碑崩盘,8月9日的演出能否挽回局面?
恐怕难了。
一首好歌,离不开创作者的灵魂,也少不了演唱者的演绎。
可惜,当利益凌驾于音乐之上,再经典的合作也会走向终结。
你觉得《年轮》的原唱应该是谁?
旺仔小乔的“蒙面演唱会”,你会买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