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凭借在《狂飙》中饰演“大嫂”陈书婷一角而迅速崭露头角的高叶,仅仅两年后便再次凭借实力征服了观众。这一次,她在电影《南京照相馆》中的表演,饰演“林毓秀”,再度让她在内娱中大放异彩,开辟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
其实,这一次的“林毓秀”,没有“大嫂”那种霸气的加持,也没有厚重的妆容,甚至连刻意的塑造气场都没有。但高叶,凭借自己深厚的演技,就这样征服了全场,赢得了满堂喝彩。
在《南京照相馆》的导演申奥找到高叶时,他的第一句话是:“这次我保证你一定活到最后!”导演知道,高叶所饰演的角色大多结局惨淡——有的被炸死,有的被车撞死,甚至有的被窒息后抛入河中淹死。种种悲惨的结局让人不禁感到一丝心酸。导演的幽默保证,反而让高叶感到一股温暖。
然而,这并不是她接演这部电影的根本原因。真正打动她的,是那段沉痛的历史,以及激发民族自强的信念。在电影中,林毓秀最初是一个怀揣梦想的年轻女孩,渴望有朝一日登上舞台,成为名角。特别是她谈到与著名演员蝴蝶合作时,那一刻的得意神态,立刻引发观众的共鸣。此时的高叶,仿佛真成了林毓秀,讲着地道的常州话,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希望。
然而,不久后,日军攻占南京,整个城市陷入水深火热的境地。无辜的同胞惨遭屠杀,敌人肆意张扬,战火不断,家园破碎,历史的一张张照片成为了这段血腥历史的见证。林毓秀的梦想被粉碎,她对人性之恶的愤怒和对未来的绝望日渐加深。
对高叶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角色的转变。她也深切体会到,有些情绪是无法遮掩的,无法控制的。她曾表示,这次拍摄是她第一次在演戏时,完全忘记了自己是谁。在拍摄中,她常常感到内心的恐惧,尤其是在那场被日军逼迫拍照的戏份里。她不仅担心自己是否能哭出来,是否能表现出自然的笑容,更害怕若敌人不满意,自己可能会因此丧命。正是这种深刻的投入,才让林毓秀这个角色栩栩如生。她从追梦时的期待,到国破家亡后的悲愤,再到面对压迫时强忍的泪水和痛苦,都演绎得极其真实,令人心碎。
高叶的投入甚至让她在戏外也难以自拔。在拍摄一个镜头后,她曾独自蹲下痛哭,久久无法平静。即便是在电影的宣传活动中,她依旧仿佛被角色抽走了灵魂,每当谈到林毓秀,她的眼睛总会红润,声音哽咽,情感难以控制。观众也才真正意识到,高叶再次突破了自己,进入了一个新的表演境界。
这次,她没有夸张的红唇,没有冷冽的气场,但她却通过一场接一场的精彩演绎,带领观众穿越历史,感受到一个乱世女子的无助与家国情怀。
其实,像“林毓秀”这样全情投入的角色,对高叶来说并不新鲜。她曾说,从入行至今,她从未在工作中“偷懒”。她始终坚信,如果你在岗位上松懈,迟早会为此付出代价。从出道至今,她为每一个角色付出的努力,数不胜数。在拍摄《边境风云》时,有一场绑架戏,她被塑料袋紧紧缠住面部,几乎窒息晕厥,差点丧命;在《四十九日祭》中,为了演绎一个小角色,她不惜爬进水沟,喝下脏水,最终得了急性肠炎;在《海上牧云记》中,她被绑在冰雪中的木桩上整整一整天,戏拍完后四肢僵硬,几乎无法站立。这些都只是她为表演所付出的代价,而在这些付出之后,她的戏依然是红不起来。
但高叶并没有放弃,甚至比别人更加坚定。她始终怀揣着成为影后的梦想。她说:“我就是要当影后,我绝不会放弃。”她之所以如此坚定,是因为她深信,热爱足以克服一切困难。她热爱表演,热爱演员这个职业,因此无论遇到多少挑战、冷嘲热讽,她都咬牙坚持下去。
更重要的是,她早在成名之前,就赢得了不少前辈的认可。因《边境风云》,孙红雷给予她力挺;在《山楂树之恋》中,尽管她的镜头只有短短一秒钟,却被张艺谋称赞“你演得很放松,继续努力”;与张颂文合作《狂飙》之前,他曾鼓励她:“要在有尊严的前提下继续前行。”
最为关键的是,她一直把表演视为自己的信仰。为了这份信仰,她不怕晚红,不怕质疑,只愿不断磨砺自己,提升演技。她常常说:“当机会来临时,我已经准备好了。”
正是十余年如一日的坚持,才有了《狂飙》中的“大嫂”,才有了《南京照相馆》中的林毓秀,也才有了今天为观众熟知的高叶。
虽然现在的她还不是一线顶流,但她始终怀着对表演的敬畏,一步步走在自己的道路上。相信未来的高叶,终将实现影后的梦想。毕竟,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不喜欢这样踏实演戏、不炒作、不博眼球的演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