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艺娜,这个名字如今在短视频平台可谓是如雷贯耳。出生于1967年的她,几年前凭借着扮演俄罗斯人角色迅速走红,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被平台封号、央视点名批评等一连串的风波。谁能想到,这位“大姐”不仅没有沉寂,反而还搞起了全国巡演,甚至放话要在鸟巢开演唱会。
2025年5月23号,她的演唱会在杭州上演,却发生了一件大事。在她演唱《苹果香》时,音响竟然播放了童声版的伴奏,而她丝毫没有停顿,继续对着空气做着“表演”。观众一看状况不对,纷纷高喊“退票”,场面一度失控。更令人惊讶的是,她的团队竟然拿这件事当作“和观众互动”,还扯起“抽象文化”的幌子来搪塞。
要是普通歌手遇到这种事,职业生涯恐怕就此终结。但那艺娜显然不同,她压根不是以歌手身份走红的。观众购买票的原因,一半是被她那“耿直”的性格吸引,另一半则纯粹是想来看热闹。
演唱会的视频一发布,假唱的事件反而成为了新的热点。她的团队迅速切换到《爱如火》来救场,竟把这个尴尬时刻转化为流量。随后,团队解释称是音响师错误播放了音频,并且还晒出了聊天截图做证明。但谁会在演唱会前不先做好音频彩排呢?就算真的是音响师的错,台上的歌手至少也应该道个歉吧?她从头到尾都没有任何反应,给人的感觉仿佛早就计划好了这场戏。网上的猜测更是五花八门,有人认为她可能用了AI来变声,但究竟是真是假,谁也没有确凿的证据。
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而她反倒淡定回应,表示要去鸟巢开演唱会。鸟巢是什么地方?那是周杰伦、孙燕姿等顶级歌手才能登台的地方。而她,连基本的音调都唱不准,能去鸟巢开演唱会简直是天方夜谭。
现在,网上流行一个词叫“抽象”,凡是说不清楚的事情就被打上“抽象”标签。那艺娜无疑是这个词的典型代表。她本是一个草根网红,却非要营造“帝国最后的明珠”的高端形象。年轻人或许觉得她的行为有趣,但别真以为她是艺术家。
她之所以能红到现在,完全是网友的推波助澜,再加上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推荐、滤镜和精心编排的人设,流量自然而然就来了。但仔细想想,这哪里是艺术,完全就是在拿观众当提款机。演唱会的票价高得离谱,退票风波不断,显然她的目标就是为了赚钱。
如今,网上的声音分成了两派:一派觉得她的假唱很搞笑;另一派则愤怒于她对演唱会形式的亵渎。至于她的团队,先是说音响师犯错,后来又推给了观众,始终不承认是假唱。
最讽刺的地方在于,她曾因造假被封号,而现在却凭借更加离谱的手段重新走红。平台似乎不闻不问,观众也懒得较真,反正大家都只想找点乐子。然而,长期下去,谁还会相信音乐平台上的榜单?又有多少人会继续买票看她的演唱会?
最让人无语的还是现场录制的视频,清楚显示她在对口型时完全没意识到出错。而她的团队竟然还说这是互动,真是太不要脸了!现在网络上流传着她使用AI变声的说法,真假难辨,但观众的反应却越来越冷淡。在杭州的那场演唱会,票虽然卖得不错,但“退票”呼声也越来越大。
她如果真想在鸟巢开演唱会,首先得先通过观众这一关吧?现在连最基本的音准都唱不好,还敢谈鸟巢?与其想着去鸟巢,她倒不如先学学如何唱歌。但问题是,她根本不想学,因为她知道,观众买票并不是为了听她唱歌,而是为了看一场闹剧。
而这场风波并没有就此平息,平台仍未发表任何声明,观众的骂声还在继续。她倒是毫不在意,反正假唱对她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大不了再被封号呗。可问题是,这种造假、糊弄观众的行为,为何总会有那么多人捧场?
接下来的发展值得关注。如果平台继续袖手旁观,未来的演唱会岂不是要变成喜剧场?不过话说回来,如果观众开始不买账,她还能红多久呢?这就看大家是真觉得好笑,还是觉得这种行为应该被制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