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姚一群出席了一场充满激情的演讲会,在这次活动中,他聆听了沈安娜的演讲。沈安娜是一位红色特工,她在讲述自己传奇经历的过程中,频繁提到“舒曰信”这个名字。姚一群听后心头一震,心里不禁暗暗惊讶。因为父亲姚子健也曾多次提到过舒曰信,并且称他为自己的亲密战友。姚一群心生疑问,难道自己的父亲曾经也曾是红色特工?这个问题让他陷入了沉思。
带着这个疑惑,姚一群回到家中,迫不及待地找父亲讨论此事。姚子健在听到他的提问后,情不自禁地激动起来,回忆涌上心头。原来,舒曰信确实是他多年的亲密战友,而沈安娜这个名字,他也不陌生,二人早在许多年前便曾相识。为了追溯往事,组织帮助他们联系到了沈安娜。两位老人,经历了60余年的风风雨雨,再次重逢时,感慨万分,回忆起那些尘封已久的岁月。
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姚子健刚从南京中央陆军测量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国民政府的测量局工作。作为一名年轻人,刚步入社会,他心怀报国的理想,梦想着能为祖国做出一番贡献。然而,现实让他大失所望。国民政府腐败成风,官员们为了个人利益和权力而肆意贪污,公务繁琐且敷衍,工作环境令人沮丧。对此,姚子健心中充满了愤懑和失望,他在给同乡好友舒曰信的信中,倾诉了自己对国民政府腐化现象的不满。舒曰信当时是中共党员,看到朋友的痛苦与失望,决定将他引导进共产党,开始传播红色思想。
在舒曰信的帮助与启发下,姚子健逐渐意识到,只有走上革命道路,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在1934年,姚子健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舒曰信则根据他在国民政府测量局工作时掌管军用地图的特殊身份,安排了一项秘密任务:让姚子健记录地图的使用情况,并按时将这些重要信息送交给他。
军用地图是极为机密的资料,谁使用了这些地图,必定有其特殊的军事用途。姚子健的工作就是要详细记录每一张地图的使用情况,标明使用单位或部队的编号,这样便可以通过地图的使用情况判断出敌军调防的情况。姚子健严谨工作,每一次都仔细地记下信息,并偷偷抽取几张地图,然后将这些机密信息通过特殊方式传递给舒曰信。
每次任务完成后,姚子健会悄悄将写好的记录藏在纸中,等到周末,他穿上军装,提着旅行箱,装作去上海的模样。由于他是政府工作人员且穿着军装,在检查时,他的行李并未被查验。每次顺利通过检查,他便能够将地图和情报送到舒曰信手中。这项工作异常危险,且需要高度的保密。舒曰信从未透露自己所属的部门,姚子健更不知道,他的工作背后隐藏着多少重大秘密。
事实上,舒曰信是中央特科的重要成员,他的上级是周恩来与李克农。姚子健所送出的情报,直接影响着中央的重大决策,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姚子健直到这时依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重要性,他仍然以为自己只是在执行一些普通的“卧底”任务。他心中一直想着早日上前线杀敌,舒曰信却耐心地告诉他:“虽然你身在后方,但你把敌人的动向及时传递给党中央,帮助他们决定行军路线,你的工作至关重要,没人能替代。”
于是,姚子健在舒曰信的劝说下,决定留在南京继续工作。尽管如此,他始终未曾意识到自己正在成为一名红色特工,直到很多年后,这些秘密才被一一揭开。
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上海、南京先后陷落,姚子健趁机脱离国民党政府,前往广东省委继续从事革命工作。后来,在潘汉年的介绍下,他进入延安参加抗大学习。自此,他与舒曰信失去了联系,直到多年后,两位老人在沈安娜的安排下得以重逢。
时隔多年,姚子健才得知自己一直在为革命事业做出贡献。沈安娜向姚子健透露,自己曾是蒋介石身边的速记员,负责蒋介石的秘密工作,且她的上级正是舒曰信。沈安娜还告诉姚子健,舒曰信常常提起他,称他为中央特科的核心情报人员之一,曾为革命事业立下赫赫战功。听到这些话,姚子健愣住了,才意识到自己原来是如此重要的革命人物。
后来,沈安娜向党中央汇报了姚子健的事迹。党中央依据相关规定,提高了姚子健的生活待遇,并补发了荣誉证书。2017年,姚子健受邀出席了中央特科成立九十周年的庆典,随后还参与了天安门的阅兵仪式,接受了全社会的敬意。
2018年,姚子健以103岁的高龄安详离世。他的革命事迹将永载史册,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