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朴实善良的大衣哥朱之文,被前儿媳弄得“没脸见人”
文|张恨玲
婚礼那天,谁都没想到,这场在农村举行的热闹婚宴,竟会成了朱家后续诸多事件的起点。
红灯高挂,炮仗齐鸣,宾客云集,看似皆大欢喜。
但几年后的今天,许多人回头再看,只剩一句话挂在嘴边——“这桩婚事,朱之文亏大了。”
婚姻没成,名声还被拖下水。
这位曾被万人称颂的“农民歌手”,一身正气,一心为善,最终却被前儿媳陈亚男玩得“团团转”。
表面是女方单方面离婚,背地里是朱家一步步被掏空情绪和尊严的过程。
01
那年,朱之文为儿子操办婚礼,可以说是掏心掏肺了。
不仅在老家和县城各买了一套房子,还大手笔准备了车子和彩礼,一摞摞百元大钞摆在桌上,红艳艳的喜字贴满墙面。
谁看了不说一句,“大衣哥这爹当得没话说。”
新娘陈亚男,长相出众,是医院的护士,气质一身干净。
可新郎朱单伟,实话说,样貌普通,学历一般,要不是靠着父亲的名声,这门亲事八成轮不上他。
这对“强弱悬殊”的组合,早早就被外界看衰。
可朱家没在意,朱之文只想儿子幸福,尊重儿子的选择。
他信的是感情,不是门当户对。
婚礼办得红火,村里人看得热闹,网友看得热议。
很快,现实打脸——
结婚第三天,新媳妇就开始拉着朱单伟上直播。
陈亚男主讲,朱单伟像个背景板,连话都插不上。
短短几天,靠着“朱之文儿媳”的名号,粉丝成百上千涨。
看热度来了,女方开始“加码”,连公公婆婆也拉上了镜头。
直播间里一家子,其乐融融,可谁知道这和气里,藏着多少算计。
02
直播带货成了陈亚男事业的主线。
从生活分享到推销产品,她玩得游刃有余。
热情满满、嘴皮子利落、节奏清晰,像极了职业主播。
陈亚男开始接广告、谈合作,每场下来赚得盆满钵满,名利双收。
可与此同时,争议也来了。
网友们议论纷纷:她这是在靠大衣哥捞金?是靠自己的能力还是靠朱之文的名气?
观众看得出来,朱之文心里是抗拒这套操作的。
朱之文向来讲究本分做事,靠唱歌、靠才艺吃饭,从不蹭热度。
陈亚男的做法,和他的行事风格背道而驰。
朱之文可以帮一把,但不能接受用亲情来变现。
朱单伟在直播间越来越沉默,他的存在感稀薄得像空气。
同时陈亚男,也对丈夫的态度日益冷淡。
本是夫妻,却像雇主和临时工。
一旁的网友看着直摇头,有人早就嗅出了这段婚姻的问题苗头。
03
还不到一年,陈亚男就通过社交平台,宣布了离婚。
她表示当初只是办了婚礼,并未领证,如今选择退出,并愿意退还彩礼,一刀两断。
这番声明表面得体,背后却引发轩然大波。
有人说陈亚男是“精明女商人”,婚姻只是踏板;有人指责她“吃干抹净”,走时还要反咬一口。
陈亚男不甘心离开时被贴上“蹭名气”的标签,便反咬一句:朱家急着要孩子,而她并不想那么快生育。
言下之意,是公婆逼得她“走投无路”。
然而,这招“甩锅”并没奏效。
朱之文多年积攒下的好口碑,可不是她一句话就能颠覆的。
观众没糊涂,大家都看得明白——从婚礼、直播、带货、离婚,陈亚男“每步都像安排好的剧本。”
面对外界的声音,朱之文本想保持沉默。
但舆论逼人,他还是站出来说话了。
朱之文没有怨,没有怒,只有一句话:“孩子的事,父母帮不上忙。”
他没有骂前儿媳一句,反而祝福她未来顺利。
这份体面,是做人底线,更是人品写照。
陈亚男却不肯就此收场。
后续她竟还被曝出偷偷录下婆婆的私语,想借此“翻盘”,彻底毁掉朱家的形象。
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网友群起而攻之,直言“心机太重”。
这场婚姻,不仅没给朱家带来喜事,反倒成了一场被动参与的流量游戏。
朱之文没说太多,只默默把直播关掉,把生活关上门,回到他熟悉的乡村日子里。
朱之文是个农民出身的歌手,出道靠才华,成名靠勤奋。
多年走来,他没换车换人换圈子,始终守着那片土地,守着最朴实的底色。
他的善良和信任,是这个时代越来越稀缺的财富。
可惜遇人不淑,一腔真情被拿来当成直播道具。
那年大摆婚宴,他想给儿子一个好开始;可一年后,换来的却是无尽是非。
再多的钱,也买不来踏实;再高的人气,也敌不过一颗良心。
朱之文的善良被辜负,但这段经历,也让人更加敬佩他的胸怀。
真正体面的人,不是没有伤害,而是即使被伤害,也依然选择善良。
#朱之文#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