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华去世后,儿子杨议在追悼会上替父亲道谢时,特意提到了侯宝林、马三立、常连安三家相声大家族。
可有意思的是,当年和杨少华搭档火遍全国的赵伟洲,却被完全忽略了。这事看起来寻常,实则藏着几十年的恩怨和说不出口的难处。
杨少华能说相声全靠侯马常三家提携。早年间他跟着常连安的儿子常宝霆混,后来常宝霆托关系让他拜了郭荣启当徒弟,这才算正式入行。马三立不仅收他当义子,还帮他进天津曲艺团,带他上台说相声。
最夸张的是杨少华北漂时,侯宝林直接让他住自己家六年,还给他介绍活儿。这三家都是相声界响当当的人物,帮杨少华算得上是天经地义。
可要说真正让杨少华红起来的,还得是赵伟洲。九十年代杨少华在天津混不下去,回天津后和赵伟洲搭档。
赵伟洲给杨少华写了枯木逢春这类经典段子,还把大部分笑点让给杨少华,这才有了“我要开花”这么火的台词。要不是赵伟洲,杨少华怕是得一直当个普通演员。
可后来两人分道扬镳,说到底还是利益和感情闹掰了。杨少华后来转去捧儿子杨议,赵伟洲觉得被放了鸽子。
杨少华说自己当初和赵伟洲搭档是因赵伟洲母亲托付,但赵伟洲直说没这回事。这事掰扯不清,两人就这么冷战了。追悼会当天赵伟洲也没露面,可见关系真僵了。
杨议不提赵伟洲,可能有俩原因。一是杨少华和赵伟洲最后没说好,当面提出来怕惹尴尬。二是侯马常三家帮的是“面子活”,人家都是大师,帮你是看得起你。
赵伟洲是晚辈,杨少华红了还甩了他,说出去怕显得自己忘恩负义。再者杨议作为儿子,总得维护父亲形象,这种矛盾的事能不提就不提。
这些年相声圈的恩怨不少,杨少华和赵伟洲这事算是典型的。传统派和新势力的碰撞,师徒情和利益的撕扯,说到底还是个人选择。
杨议在追悼会上的话,挑明了谢那些能显摆的恩情,回避了说不清道不明的过节。这事儿到底谁对谁错?也许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最清楚。
杨少华走了,这些故事也就成了相声圈里的老黄历。现在年轻人可能只记得“我要开花”这句经典,可背后的人情冷暖,怕是再也不会有人重新说一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