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曲社在新加坡的聚餐照片被热烈分享,场面壮观,共摆了两大桌,给人一种人气鼎盛的视觉效果。在刘喆的桌子上,汇聚了众多鼓曲社的演员,包括陶婉岚、张婉怡、朱婉蝶、朱婉璐以及田龙启等,都是大家熟悉的面孔。至于张鹤擎则坐在远处的另一桌,由于距离较远,照片的清晰度欠佳,很难辨认出他的样子。粗略计算一下,演员、琴师以及助演,鼓曲社和麒麟剧社出国演出的人数都超过了二十人。那么,为何要携带如此众多的成员?难道就不能像相声演员一样,轻装出行吗?
此次鼓曲社的演出,实际到场的鼓曲演员有五位,相声的助演人员则安排了六位,连同琴师,人数已经接近十人。麒麟剧社这边,琴师虽然可以共用,但重要的助演角色却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只带五六位演员,整体人数也必然超过二十。所以,这并不是鼓曲社和麒麟剧社带的人手少,而是演出人员配置的需求。如果能够尽可能满足团队配置,估计参与出国演出的总人数会超过四十。当然,出国演出还需要考虑到成本问题,要省钱的地方就省,必须花的钱也必不可少。
相声演员的演出,通常只需一个小背包,里面装着大褂、快板和御子等基本装备就足够了。对于快板和御子而言,如果不演特定节目,其实并无必要。但鼓曲和京剧则截然不同,需要携带大量的行头和乐器,且都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京剧,服装和道具往往需要成箱携带。在不同的场景中,演员需换上不同的服装,扮演不同的角色,现场也需要配合使用各类道具。如果想要简化流程,演出效果势必会受到影响。因此,轻便出行并不现实,只要出门,麒麟剧社的成员总是要携带大大小小的箱子。
在确保演出质量的前提下,适当节省开支也是可理解的。在鼓曲社的演出中,陶阳、侯震、张鹤伦和郎鹤炎的助演安排中,陶阳为了参加麒麟剧社的演出,特地飞往新加坡,与侯震临时搭档,这使得不必再从国内请一名演员。张鹤伦和郎鹤炎的登台亮相,除了可以提升演出的整体效果,也考虑到了节约的需求。毕竟这是两位首次为鼓曲社助演。至于麒麟剧社的演出,侯震同样有客串出演的机会。可以感受到,对于一些不是十分重要的角色,完全可以就地选材。
德云社在新加坡系列演出,备受国内网友的关注与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这是鼓曲社和麒麟剧社走出国门的破冰之旅,是值得支持和鼓励的。郭德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提到,将戏曲带出国不是一蹴而就的,带着麒麟剧社和鼓曲社出国演出,旨在让更多人了解戏曲这一文化。
如今,鼓曲社的演员已经顺利返回国内,并在第一时间发文报平安。在新加坡的牛车水,鼓曲社的演员们不仅演出了精彩的节目,也玩得十分愉快。张婉怡以她土生土长的新加坡口音,给网友带来了不少乐趣。一些观众甚至提议她可以尝试相声,说不定能和赵芸一擦出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