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照相馆》这部电影,带给观众的记忆有多少,是让人久久难以忘怀的揪心瞬间?
影片正式上映前,便引起了不少抵制的声音,许多人觉得它过于血腥暴力,认为这类题材不适合孩子观看,似乎这又是一部让人“痛不欲生”的主旋律电影,仿佛要强行捅进观众的心脏。
然而,许多曾抨击电影的观众却没想到,《南京照相馆》并不像他们想象中的那样“惊悚血腥”。大家对那段历史太过熟悉,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刻骨铭心,这段历史暴露的暴力真相,几乎是难以承受的重负。所以,很多人本以为,导演会让镜头变得更加血腥和极端。
但申奥导演巧妙地避免了这一点。他精心还原了历史中的恶行,镜头中没有大肆渲染暴力,而是通过更加含蓄的方式展示了那些令人痛心的历史事实。电影中,虽然某些情节触目惊心,但导演巧妙地减少了过度渲染,使得情感和历史的沉痛,愈发震撼人心。
尽管电影结束,许多观众仍旧久久未能离开电影院。他们静静地看着片尾的真实历史资料,感受到的是那种未经修饰、未加任何“调味”的痛——原汁原味的历史,早已深深地刻在每个人的心里。
相信观众们一定记得电影中几个印象深刻的镜头,很多细节仿佛还在脑海里回荡,无法忘怀。
首先,王广海这个角色的塑造堪称成功。尽管他是个汉奸,角色却呈现出了复杂的情感冲突。他是个极端的自私主义者,眼前有一群无辜百姓被迫赶到海边,他的妻儿也在其中,但当孩子拼命喊叫“父亲”的时候,他却默默转过身去。那一刻,他的内心仿佛告诉自己,只要不看见这些人倒下,自己就能心安理得地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他的颤抖透露出内心的挣扎,但最终,他做出的决定依然是冷酷无情的自保。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两个关键场景。其一,宋班长和日本士兵在撕扯时,王广海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仿佛浑身灌了铅。王传君的演技出色,将王广海此时的内心掩藏得淋漓尽致。他没有站出来帮助同胞,更没有拿起枪指向宋班长,这一刻,他内心的懦弱与自私展现得无可掩饰,既让人愤怒,又让人感到某种程度的同情。
其二,是宋班长死后,王广海与林毓秀的对话。王广海眼睁睁看着宋班长英勇地死去,这无疑触动了他,但他依然固守着自己的信念,坚持自认为最正确的决定。此时的他,已经开始意识到日本人的残酷,但仍无法完全摆脱自私的束缚,他与林毓秀的争辩,似乎更多是在为自己寻找心安理得的借口。
至于刘昊然的表演,同样值得一提。虽然他饰演的是一个传统的“大男主”角色,但导演并没有赋予他过多的光环。苏柳昌这个角色并不讨喜,他不仅没有英雄主义色彩,反而显得胆小而自私。为了保命,他不惜屈服于日本人,谎称自己是照相馆学徒。当剧情进展到中期,苏柳昌的心态逐渐改变,他的内心被逼到极限,最终对日本人的丑恶嘴脸产生了深刻的认识。
电影中,最打动我的是苏柳昌最后的决定。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不再想着自己,而是决定将生还的机会留给别人。当他透过幕布看见祖国的壮丽山河,他毅然决定去赴死,而这一刻,他以尽力最后一丝力气,愤怒地用日语说出:“我们不是朋友。”那一句话,打破了沉默,犹如一道雷霆,震撼了整个影厅。
其中,最让我钦佩的,莫过于高叶的演技。她饰演的林毓秀,层次丰富,充满张力,表演自然流畅,堪称影后级别。林毓秀的遭遇令人唏嘘,她是王广海的小三儿,最初她对日本人寄托了希望,甚至为王广海做出了牺牲。可随着时间推移,她逐渐清醒,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和对日本人感情的变质。高叶不仅展现了一个女人从软弱到坚强的转变,也深刻诠释了林毓秀在压力面前的选择和成长。
特别是高叶的无实物表演,简直令人难以忘怀。在没有任何对白的情况下,她用眼神、动作和细腻的情感,表现出林毓秀被日本人折磨和欺辱的痛苦。尤其是在她被拉入卧室的一段戏,彻底打破了观众的情感屏障,那一刻,高叶的每一声尖叫和挣扎,都让人无比心碎。她仿佛真的变成了那个被压迫的女人,令人痛心不已。
总的来说,《南京照相馆》是一部让人无法平静的电影,它不仅呈现了深刻的历史背景,还通过极为真实的情感呈现,带领观众走进那个充满痛苦的年代。高叶和其他演员的出色表演,让每一个角色都更加立体和丰满。影片即便结束,依旧让人心有余悸,久久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