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八瓜鱼
微博更新停滞,综艺节目中几乎难觅其身影,公众活动也未见踪影,甚至连其在电影行业的标志性作品也已寥寥可数。昔日的“百亿影帝”黄渤,似乎已从娱乐圈蒸发不见。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层原因?
数据显示,2024年,黄渤仅在一部电影中出现过短短几分钟,而在春节档、五一档及暑期档这些对于电影行业至关重要的档期里,竟完全没有他的身影。曾经综艺中那高情商的笑声仿佛依旧在耳畔回荡,而银幕上的草根影帝却悄然转身。
回望2013年,那一年被誉为“黄渤年”,华语电影界仿佛迎来了一股席卷一切的力量。那一年,黄渤凭四部作品一举斩获了19.1亿元的票房,成为年度票房冠军,堪称无可争议的票房霸主。此后,他的号召力一度与吴京、沈腾等人并肩而立。他所塑造的底层小人物栩栩如生,让观众既能从中看到笑声,也能感受到泪水。当黄渤的导演处女作《一出好戏》斩获13亿票房时,观众纷纷为这位草根影帝的华丽蜕变而惊叹。
然而,市场的变化总是在不经意间悄然发生,转瞬间,曾经如日中天的“黄渤”已变得不再那么显眼。
根据2024年华语电影行业的数据分析,90后演员的市场占比已经超过40%,而70后演员主演的新片数量却不足15部。中生代演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边缘化危机,黄渤也未能幸免。当同龄的张译凭借《狂飙》再度封神,而吴京等人活跃于春节档的激烈竞争中时,黄渤的名字几乎消失在了排片表上。
更加残酷的现实来自于制片人对演员片酬的考量。据了解,黄渤目前的片酬高达3000万元,但在市场上能够支付这类片酬的优质项目却寥寥无几。如今,性价比已经成为中年演员的生死线,像黄渤这样经验丰富、票房有保证的演员,也不得不面对“性价比”这一无形的压力。
因此,黄渤的“消失”并非偶然,它正是娱乐工业变革和市场重构的必然结果。随着影视市场日渐年轻化,中年演员的角色逐渐被压缩,许多曾经的戏份逐步向“父亲”或“校长”等固定陪衬角色转变。而当资本疯狂追逐流量明星时,黄渤当年凭借“屌丝逆袭”人设赢得观众喜爱的光环,已经在资本的眼中逐渐褪色。新一代演员如肖战、易烊千玺等人以超高的预售票房数据强势登场,老牌大片甚至难以与其抗衡。
与此同时,黄渤的综艺形象也悄然反噬了他的影视形象。从2015年《极限挑战》起,黄渤便频频出现在诸如《向往的生活》等综艺节目中。观众在享受他高情商、幽默风趣的“渤哥”形象时,却开始发现这与他在影视作品中所塑造的角色之间的巨大反差。正如表演艺术家李保田所言:“大众无法忘记生活中的你,便难以接受艺术中的你。”因此,当黄渤在《打开生活的正确方式》中饰演一位遭遇中年危机的精英男士时,观众脑海中浮现的却是综艺里那个永远不离不弃的“渤哥”,该剧的评分也因此急剧下滑,跌至4.6分。
除了综艺的影响,黄渤的演技状态也面临深刻的危机。导演管虎曾向他提出忠告:“少接点儿戏!”管虎敏锐地察觉到,黄渤在成名后,演技中的青涩和真诚渐渐被精明与狡猾所取代。对此,黄渤自认没有办法反驳,他坦言:“演得多了,逐渐变得麻木。”尽管每年接拍三四部戏,且剧本没有完全吃透便匆忙开机的现象在行业中已成为常态,但“演什么都像自己”这一标签出现在黄渤身上时,却显得格外刺眼。
不过,幸运的是,黄渤并未因此彻底封死自己的演艺道路。在众多负面声音中,他果断按下了事业的暂停键,为自己争取了重新审视的时间。
如今,经过两年的沉寂,黄渤悄然开始重新布局自己的事业,谋划复出。他选择了自己最为熟悉的喜剧领域,携手陈佩斯共同出演话剧改编电影《戏台》,这一项目被业内视作他“翻身的关键之作”。陈佩斯那极具荒诞色彩的喜剧风格与黄渤的市井幽默相得益彰,令观众对这部电影充满期待,仿佛能够再现《疯狂的石头》的辉煌。然而,这同样是一场风险巨大的冒险,若电影未能取得预期的成绩,黄渤“过气”的标签或许将永远不离身。
在电视剧领域,黄渤也在积极尝试突破,一部现实题材的作品正在后期制作中,预计将在2025年底上线。只是,不知道经过两年的消失,黄渤能否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正如黄渤曾形容的:“抛物线总有下落,早晚要面对。”当市场逐渐抛弃了中年演员,综艺节目消解了表演的神秘感时,这位曾经的影帝主动选择隐退,何尝不是对娱乐工业流水线化运作的一种温柔反抗?
我们依然期待这位百亿影帝的卷土重来,期待他在电影市场中重新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