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娱乐圈的辉煌岁月里,李嘉欣、林青霞和王祖贤被誉为“女神”,她们的美丽几乎达到了完美的高度。然而,在商业片导演王晶的眼中,这些被大众捧上的“神坛”其实并不完美。王晶以其独特的眼光和严苛标准,挑剔了这些女神的形象,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甚至将这些美丽的代名词一一击破,提出自己心中的“完美女神”——关之琳。
首先,李嘉欣的美貌在公众眼中是无可挑剔的,作为1988年港姐冠军,她的外貌几乎无死角。无论镜头如何挑剔,她都能轻松应对。然而,王晶却不以此为欣赏的标准。他认为李嘉欣的身材缺少肉感,肩膀过于狭窄,很多精美的衣服无法完美展现她的曲线。最直接的一点,他对李嘉欣的演技评价“一般般”,认为她是个漂亮的花瓶,缺乏在镜头前能激发故事走向的演技与生命力。王晶强调,他更看重女主角能否与男主角产生化学反应,推动剧情发展,而李嘉欣的冷艳和距离感显然不符合这一要求。
接下来是林青霞,这位曾被金庸称为“百年一遇”的女星,徐克也为她的英气所倾倒,成就了她那一版“东方不败”的经典形象。可是,在王晶的眼中,这种英气反而成了林青霞的不足。他认为林青霞的“男相”过于英气,这与他在商业片中追求的女性形象格格不入。在王晶的电影世界里,女主角的角色往往是男主角身边的美丽点缀,既能够衬托男性魅力,又能吸引观众的目光。林青霞那种与男主角平分秋色的强大气场,会对故事的商业性产生不必要的威胁。
王祖贤,这位拥有一双美丽长腿的女星,尤其在《倩女幽魂》中展现了她那清丽脱俗的气质,也成为了无数影迷的梦中情人。然而,王晶对她的长腿却给予了苛刻的评价:“有人说王祖贤的双腿很美,我却认为太丑了。”他认为,虽然王祖贤的腿长,但线条不够完美,缺乏流畅感。在王晶看来,美丽并不仅仅依赖于身材的比例,更多的是需要流畅的线条和镜头下的完美呈现。这种审美是从导演视角出发的,注重技术和视觉冲击力,而非普通观众的情感认同。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女性符合王晶的“完美女神”标准呢?答案便是关之琳。王晶认为关之琳几乎没有任何缺点,是当时最完美的女性代表。她的美丽不仅是天生的,更是经过精心打磨的结果。关之琳从小便受到了专业的美丽塑造——她的父母是演员,注重她的体态和仪态,甚至在她年幼时便为她做了蛙泳训练以改善腿型,并早早地就整牙、烫发、穿高跟鞋,出入社交场合。关之琳的美丽,完美符合传统审美的标准,拥有无死角的精致感。她的美是可控且标准的,几乎不需要导演再用镜头修饰,直接呈现出完美效果。对于王晶来说,关之琳就是最理想的商业片女主角,她的妩媚温顺的气质能够完美衬托男主角,又能让观众眼前一亮,商业价值显而易见。
王晶对关之琳的欣赏并非只是表面上的喜爱,而是深刻的商业考量。在拍摄《赌神》时,王晶曾考虑过找关之琳担任刘德华女友的角色,虽然最后因预算问题选择了王祖贤,但这一选择却表明了关之琳在王晶心中的地位。她那种妩媚却不张扬、美艳却不威胁的气质,正符合王晶对女主角的要求:既能吸引眼球,又能完美衬托男性主角的魅力。
王晶的审美观完全服务于商业目的,他不喜欢当下流行的“白幼瘦”类型女性,而是更青睐那些身材曲线健康、线条流畅且充满视觉冲击力的女性。他的选角标准可以用一种“商品理论”来解释:他更看重演员的“硬件”条件,诸如身材比例、皮肤质感等。而这些标准,恰恰符合他在商业片中对于女性角色的需求——以观众为中心,制造出令人感官兴奋的视觉体验。
王晶与大众对四大女神的不同看法,体现了两种不同的审美标准。作为导演,他的目光更为功利和技术化,关注的是商业价值和电影效果;而作为观众,我们则更多是从文化和情感的角度去欣赏这些女星,欣赏她们在银幕上留下的经典形象,以及她们身上所蕴藏的那个时代的记忆。美的标准和价值,因人而异,因时而变。在不同的世界里,每个人的美都有其独特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