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年里,宋丹丹在综艺节目中的强势形象深深刻在人们心中。最近,一位网友在街头偶遇她,看到她一身黑衣、气质干练,顿时让人觉得她严肃且难以接近。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宋丹丹其实是一个非常讲理且平易近人的人。她之所以给人这种印象,正是因为她肩负起了家庭的重担,独自抚养儿子巴图。为了这个家,她不得不展现出坚韧的一面。
要理解宋丹丹为何独自抚养孩子,我们不妨从她的恋爱历史说起。在遇到巴图的父亲英达之前,宋丹丹也有过几段感情。三十年前的一个雨天,19岁的宋丹丹撑伞走进高三的教室,收伞时,她瞥见了一位高大英俊的陌生男孩。那一刻,她的心跳加速,感到一阵莫名的悸动。那位男孩名叫袁钢,是一位转业军人。
那时的宋丹丹,还是个青春无忧的女孩。她的父亲是北京市文联的书记,母亲是中学老师,哥哥和姐姐们都非常优秀,只有宋丹丹的成绩较为普通。她是家里的最小的孩子,唯一的烦恼不过是比同龄人稍微丰满的身材和脸上的红肿疙瘩。两个年轻人很快坠入爱河。
然而,袁钢考入了北京大学,而宋丹丹的学习成绩却急剧下滑,最终没能考上大学。正巧,北京人艺剧场在招生,袁钢鼓励宋丹丹去试一试。担心自己再一次高考落榜,宋丹丹答应了。她几乎毫不知情地通过了初试和复试,最终在即兴表演时演出了一个电话场景——“母亲生病,女儿打电话给父亲。”恰巧那时,宋丹丹的母亲因破伤风住院。压力下,宋丹丹情不自禁地流泪,电话中一边哭一边说道:“爸,快来吧,来的时候,带两瓶酸奶……”这一句意外的幽默,让考官们捧腹大笑,也为她赢得了一个进人艺训练班的机会。
1983年,宋丹丹和袁钢的父母一起吃饭时,听到袁钢的母亲对儿子说:“明天拿你的新护照去友谊商店买瓶色拉油。”这时,宋丹丹才意识到,袁钢一家即将移民美国,而他从未告诉过她。这段感情也随之走向终结。
为了摆脱失恋的痛苦,宋丹丹很快与一个熟悉的男孩开始了恋情,并在三个月后闪婚。那时她才24岁。在回忆录《幸福深处》中,宋丹丹写道:“我们过得甜蜜无比,常常在彼此回家的路上迎接对方,一点也不觉得累,只为多见一面。”每段感情她都全身心投入,无怨无悔。然而,这段婚姻仅维持了一年。多年后,宋丹丹承认,每一次恋爱,她就像进入一次婚姻,草率而仓促。初恋的失败让她在之后的感情中格外渴望安全感,她渴望拥有一个稳定的家庭,和心爱的人时时在一起。
离婚后,宋丹丹和前夫吃了顿饭,男孩认真地叮嘱:“丹丹,如果你将来有名了,不管在任何场合、任何情况下,都别提我的名字。”宋丹丹答应了此要求,并且从此守口如瓶,没有人知道她的第一任丈夫是谁。那之后,那个男孩彻底消失了。
尽管第一段婚姻的失败给她带来伤痛,宋丹丹并未因此对婚姻丧失信心。一年后,她遇到了英达。英达的家世显赫,父亲英若诚是新中国最早的一批老艺术家,两人因合作一部戏而结识。1989年7月13日,宋丹丹与英达在东城区街道办事处登记结婚,进入了完全不同的生活。
婚后的宋丹丹几乎成了家中的“全能主妇”。英达从不沾手家务,宋丹丹无所不能,不仅能修灯修锁,还能修车。那段时间,英达没有工作,整天待在家里睡觉,宋丹丹四处演出赚钱。她曾被英达感激地说:“丹丹,今天花了你一块钱,明天还你一万。”她将对英达的爱转化为对家庭的无私奉献。然而,英达与梁欢的绯闻传得沸沸扬扬,家庭矛盾不断升级。宋丹丹回想时表示,自己在这段婚姻里过于强势,总是急于向所有人展示自己能干的一面,导致了两人感情的逐渐破裂。
最终,宋丹丹与英达离婚,独自带着巴图生活。她直言,英达从未照顾过巴图,却对现任妻子的孩子百般宠爱。为了这个家,宋丹丹不得不坚强起来,性格也变得越发强势。然而,尽管如此,宋丹丹与儿媳的关系却非常融洽,儿媳理解她的强势,这也让外界对她的印象发生了转变。也许,她的强势只是为了维持家庭运转的外壳,背后是她撑起整个家的责任与担当。
文章来源:新浪娱乐——“为爱痴狂”宋丹丹,央视网——宋丹丹:从容让我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