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嘉诚刚过完97岁生日,享受着喧嚣过后的片刻宁静之时,一则来自遥远巴拿马的消息,却如同一枚重磅炸弹,瞬间引爆了他内心的不安。生日蛋糕上的余温尚未散去,他倾注心血的巴拿马运河港口生意,正面临着被釜底抽薪的危机。这起事件,仿佛是对“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句古训的现代演绎,令人唏嘘。
时间回溯到7月29日,李嘉诚的庆生场面依旧热闹非凡,然而,互联网上针对他的争议却甚嚣尘上,起因便在于他旗下的集团公司,计划将巴拿马运河港口的经营权转让给美国。这一举动立刻引发了舆论的强烈反弹,许多人质疑这位纵横商界多年的老者,为何晚节不保,做出如此“胳膊肘往外拐”的举动?舍弃国内实力雄厚的央企不选,执意将具有战略意义的港口拱手让给美国,难道他眼中只剩下赤裸裸的利益了吗?
仅仅三天后,7月31日,巴拿马总统的一纸声明,无疑给李嘉诚带来了当头一棒。总统公开表示,政府正在严肃考虑收回李氏集团手中的港口经营权,并计划将其转变为公私合营模式。此言一出,不仅李嘉诚的商业帝国为之震动,就连美国方面也猝不及防,仿佛眼看着即将到手的肥鸭就要振翅飞走。
或许有人会质疑,巴拿马政府是否有足够的力量,能够如其所愿地收回港口经营权?答案是肯定的。巴拿马政府手握两柄锋利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正等待着挥出的时机。巴拿马最高法院目前受理了两起由总审计长办公室提起的诉讼,直指李嘉诚集团的要害。第一起诉讼认为,上届政府与李嘉诚签订的合同涉嫌违宪,严重损害了巴拿马的国家利益,理应作废。第二起诉讼则更加直接,指出后续续签的合同存在诸多问题,法律流程不完整,甚至未经审计长批准,因此同样无效。
无论哪一项诉讼最终获得法院的支持,对于李嘉诚而言都将是毁灭性的打击。当初在签订合同时,或许他试图投机取巧,钻法律的空子,却不料给自己埋下了一颗巨大的地雷。如今,巴拿马媒体普遍认为,这份合同已经岌岌可危,难以继续履行。业内人士也纷纷指出,将港口租赁给李嘉诚多年,巴拿马政府作为所有者,所获得的收益却微乎其微,这笔交易显然是亏损的。明眼人都能看出,这其中必然存在猫腻——要么是李嘉诚集团在账目上做了手脚,要么就是利用合同漏洞,将利润悄无声息地转移出去。
然而,巴拿马政府此刻发难,其目的不仅仅在于追逐经济利益,更在于防范美国的潜在威胁。众所周知,掌控了运河的两大港口,就相当于扼住了巴拿马运河的咽喉。美国近年来一直叫嚣着要“夺回”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如果真的让他们从李嘉诚手中接过港口经营权,无疑是引狼入室。更令人担忧的是,以美国人一贯的行事风格,一旦到手的利益,绝无轻易放手的可能。即便经营权到期,他们又怎会乖乖地将港口归还给巴拿马?
正是因为深知美国人的野心,巴拿马政府对李嘉诚的交易行为深感不满,并竭力阻止这一交易的发生。从法律层面而言,只要巴拿马最高法院裁定初始合同和续签合同存在问题,港口的所有权便可回归政府手中。然而,运河对于巴拿马而言,既是一棵摇钱树,也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既要面对美国的觊觎,自身又缺乏足够的实力来掌控。那么,将港口交给谁才能确保万无一失呢?放眼全球,唯有中国具备与美国抗衡的实力。而中国最大的海运公司中远集团,一直致力于在全球港口进行战略布局。将经营权交给中远,既能确保运河的安全,又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无疑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追根溯源,如果李嘉诚当初能够脚踏实地地经营企业,而不是一味地寻求与西方势力的勾结,又怎会落得今日这般田地?即便他真的想要转让港口经营权,国内像中远集团这样实力雄厚的央企也完全有能力接盘,既能保障他的自身利益,又能顺利完成交易,岂不是两全其美?然而,他却执迷不悟地想要将港口卖给美国,这样的心思从一开始就动机不纯。
多年来,李嘉诚在海外的投资举动频繁,许多人称赞他“精明过人”。然而,经商之道并不仅仅在于算计经济利益,更需要坚守底线,胸怀大义。巴拿马这起事件无疑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无论你的名声多么显赫,财富多么雄厚,如果敢于以他国的国家利益为筹码,甚至胳膊肘往外拐,迟早会受到惩罚。
如今,李氏集团或许正在焦头烂额地寻找对策,试图保住这块即将失去的肥肉。然而,巴拿马政府既然敢于出手,必然是做足了充分的准备。美国方面或许也会在背后暗中使绊子,但面对巴拿马政府如此坚决的态度,恐怕也难以轻易得逞。
归根结底,世上的财富是无穷无尽的,但名誉和底线一旦失去,便再也无法挽回。李嘉诚97年的人生历程中,经历了无数的风浪,但这一次,他是否能够顺利度过难关,仍然是一个未知数。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任何人,胆敢做出损害国家利益、违背道义良知的事情,终将难逃厄运。巴拿马的这一刀,不仅仅是砍向李嘉诚的商业帝国,更是给所有心怀鬼胎的人敲响了一记警钟——天道昭昭,报应不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