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被誉为香港的“才女”,是一位知名的主持人,也是香港立法会议的成员。然而,在走上政治道路后,她迅速抛弃了曾经的“爱港”形象,撕下了所有伪装,展现出与过去截然不同的一面。
毛孟静,祖籍浙江,她不仅拒绝唱国歌、拒绝说中文,甚至否认自己是中国人。她的背后,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故事。她挑拨年轻人参与“动乱”,却将两个儿子送往国外,自己却一度成为了众矢之的。那么,如今她的结局究竟如何?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的那一天,所有人都期待着那个历史性时刻的到来。当英国的国旗终于落下,庄严的中国国旗升起时,这一天注定成为史册上的一页。香港,这片土地,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然而,表面上支持回归的毛孟静,背地里却充满了对中国的怒火。
1957年,毛孟静出生在香港。她的父母来自浙江宁波,凭借着努力在香港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她在这座城市长大,接受了法国天主教开的贵族学校教育,在西方文化的熏陶下,内心的价值观逐渐发生扭曲。
成年后,毛孟静选择前往加拿大留学,带着父母的期望,她远离了家乡,开始塑造与香港的疏离感。学新闻的她,早在求学期间就开始发表关于“香港不好的言论”,不断向外界传播负面信息。毕业后,当其他同学纷纷回国报效祖国时,毛孟静却选择了加入法国的新闻机构——法新社。尽管她拥有中国血脉,但她却用尖锐的笔触抨击香港,甚至歪曲事实,这种做法令她在西方社会赢得了不少支持。
随着名气的不断上升,毛孟静逐渐展现了她的野心。她回到香港,开始了记者和主持人的职业生涯。在这期间,她与《南华早报》的副主编菲利普·保宁相识并结为夫妻,而保宁的家族背景更是复杂,其先祖曾参与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抢占九龙半岛。可以说,西方教育早已在毛孟静心中埋下了“反动”的种子,而她的婚姻更是为其提供了支持。
2012年,毛孟静逐渐转向政治,开始寻求更高的权力。借助丈夫的支持与“爱港”口号,她成功当选为香港立法会议员。然而,正是在这一天,她彻底撕掉了“爱港”的伪装。当她在立法宣誓时,拒绝使用中文,面对国歌奏响时,所有人肃立唯有她冷眼旁观。这一举动让她彻底暴露了自己真实的立场。
随后的几年里,毛孟静逐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成立了“香港本土”组织,进一步淡化香港市民的归属感。2018年,在德国波兰的国际会议上,毛孟静的表现再次引起了舆论关注。当她进入会场,看到其他国家的国旗时,她迟迟不肯入座,最终走到无国籍人士的座位上,成为全场焦点。尽管她回国后受到了不少议员的批评,但她背后更多的支持者也让她逐渐占据了上风。
然而,2019年,毛孟静的行为更加激进。她站在香港“修例风波”的最前线,为“港独”分子站台。当香港警方驱散暴徒时,她毫不顾及事实,抨击警方暴力执法。然而,当她被要求让两个儿子参与示威时,毛孟静却迅速声明,自己的两个儿子早已定居在国外。她的双重标准和言行不一,彻底让公众看清了她的真实面目。
随着风头的愈加强劲,毛孟静很快选择了逃离香港。当她得知自己被警方盯上时,第一时间发文称将去国外探望孩子,匆匆离港。然而,命运终究不会放过她。2022年,毛孟静在返回香港的途中被警方逮捕。她一开始试图通过保释来逃避责任,但最终在铁证面前低下了头。
从一开始以“爱港”形象走上政治舞台,到最后成为一个背叛自己祖国的政治人物,毛孟静的转变让人唏嘘不已。她曾有机会为香港人民服务,但在权力的诱惑面前,她的理想开始动摇,最终走向了极端。
如今,毛孟静因触犯国家底线而被判处50个月的有期徒刑。曾经围绕她的支持者也纷纷消失。连她最亲近的两个儿子,在母亲入狱后,也选择了保持沉默。毛孟静的结局,既是对她背离原则的惩罚,也是对所有心怀不轨之人的警示——历史不会忘记,恶行终将得到应有的回报。
中国,只有一个。那些触犯了原则的人,最终都会被历史记录,永远铭刻在史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