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情》都播了十多年了,估计好多观众都不知道,原著里有个比安杰还关键的角色,叫梅莉亚。这女人跟葛老师一样,都是安杰的同事,后来丈夫牺牲了,就成了单身,在岛上跟江德福、安杰之间扯出不少麻烦事儿。
说实在的,大伙儿都挺庆幸剧里没加这段。倒不是说原著不好,主要是真不想看那些扯不清的感情戏。爱情这玩意儿,就得是一颗心对一颗心的偏爱,眼里可容不得半点儿别的。江德福对安杰那是一眼就看上了,当初为了娶她,连回老家种地都不怕,还好最后结局挺好,中间虽说有坎儿,但总算有惊无险。
江德福主动申请去岛上工作,这里面事儿不少,但最主要还是跟他的脾气有关。他才不怕海岛条件苦,就乐意去祖国需要的地方出力。
江德福跟旁人不一样,心里一直惦记着安杰。毕竟老婆娘家成分高,他就想多立点功,真要是哪天有啥变故,别人也得掂量掂量。而且岛上的工作没那么多弯弯绕,大家心思简单,正好能让他好好干,这对他来说本就是好事。最关键的是,去岛上能拉开点距离,既能保护家人,又能让安杰少受点成分问题的拖累。
没过多久,关于安杰的闲话就传开了,幸亏杨书记拼命护着她,说人家男人在前线守海防,咱们在这儿把他老婆打成右派,这不是动摇军心吗?搁在古代,动摇军心可是要杀头的。从这就能看出,安杰当时处境多危险。她左思右想,还是决定带着孩子上岛。
剧中有个挺明显的镜头,在码头等船的人群里,有个穿黄衣服、戴黑框眼镜的女人,安杰还多看了她几眼,可能是觉得她穿衣打扮特别,也可能是听着她的外地口音新鲜。上船时,这女人离安杰很近,走在她前面;下船时,她也出现在江德福眼前,只不过那时候江德福眼里只有安杰,压根没注意这个黄衣服女人。
其实梅莉亚在剧里本该戏份很重,绝对不只是个路人。但改编成电视剧时出了些问题,有些重要人物必须删减。虽说跟原著差了不少,但为了整体效果,也只能这样。书里的重要人物就包括梅莉亚,她的家庭成分跟安杰、葛老师差不多,甚至能跟欧阳毅比一比。后来她放弃上海的好工作,跟着丈夫一起上了岛。
她肯定不是女主角,可没过多久,丈夫就牺牲了。也正因为这样,她跟江德福、安杰、葛老师之间缠上了不少情感纠葛。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把安杰气的,差点就想不开了。
这部剧走的是温馨路线,所以梅莉亚这个人物完全可以没有。剧中她一句台词都没有,就两个镜头,好在删得挺成功,才让这部剧成了经典。
想想也是,观众看《父母爱情》,图的就是那份纯粹和安稳。江德福和安杰的爱情,就是在柴米油盐里透着坚定,没有那么多狗血的波折。江德福为了安杰,能放下身段,能扛住压力,这份担当就够让人动容了。要是真加上梅莉亚那段,就破坏了这种温馨的氛围。
爱情里哪能容得下第三者插足呢?一心一意才是最动人的。江德福对安杰的好,不是嘴上说说,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为了她,愿意去海岛吃苦;为了她,努力立功想护她周全。这样的感情,干净又坚定,才让观众看得舒心。
所以啊,梅莉亚这段被删掉,真是明智之举。保住了江德福和安杰那份一心一意的爱情,也让《父母爱情》成了大家心中的经典,多年后再看,依然觉得温暖又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