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情》里有个神奇的角色,就露了三个镜头,没说过一句话,却让观众记了十年。她就是江德福的前妻,张桂兰。
之前听江德福说她,总觉得这女人肯定不地道 —— 毕竟是 "出轨" 了江德福的亲哥,换谁听了都得骂一句。可真等镜头拍到张桂兰本人,别说安杰释怀了,连屏幕前的观众都一下子心软了。
安杰这辈子都介意江德福二婚,总觉得张桂兰是根刺。当初要不是实在没更好的选择,她未必愿意嫁给这个 "二手男人"。可真见到张桂兰,那点疙瘩莫名就散了 —— 这哪是什么罪大恶极的女人?分明就是个被岁月磨平了棱角的普通老太太。
江德福带着全家回老家那次,张桂兰远远地站着,想上来送送,又被儿子江昌义拦下。她就扶着墙,望着江德福的背影,那落寞的样子,看着比谁都像受害者。院子里那个镜头更绝,她一句话没说,就那么定定地望着,眼里藏着的故事,比全剧所有台词加起来都多。
谁都没想到,这个只靠眼神演戏的角色,竟是个 "编外人员"。片尾演员表上压根没她的名字,后来才有人扒出来,扮演者叫宋玉芳,现实中是个妥妥的大人物。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她原本是专业舞蹈演员,后来跟着丈夫转做幕后。因为太喜欢《父母爱情》里老一辈的故事,愣是零片酬争取到这个角色。她自己都说,就想感受下那个年代的纯真感情。
别看她不是科班出身,演起张桂兰来比谁都入戏。就拿送别的镜头来说,她想上前又不敢,想开口又没勇气,那复杂的心情全写在脸上 —— 有对江德福的愧疚,有对儿子被照顾的感激,还有大半辈子积压的委屈。没一句台词,却把观众看得鼻子发酸。
其实细想张桂兰的事,真不能全怪她。江德福当年一走就是五六年,杳无音讯,她一个裹小脚的女人,无依无靠,以为男人没了,才跟了江德福的哥哥。说起来,她也是被时代困住的可怜人。后来江昌义撒谎去投奔江德福,江德福明知道是假的,还是给了孩子出路,张桂兰心里能不感激吗?
她想对江德福说句对不起,又想道声谢,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这种欲言又止的无奈,被宋玉芳演活了。三个镜头,没有一句台词,却让这个角色成了全剧的点睛之笔,这本事可不是一般人有的。
更让人佩服的是,她一个红二代,放着好日子不过,零片酬来演个小角色,就为了圆自己一个 "老故事" 的梦。这种对艺术的纯粹,在现在的演艺圈里太少见了。
张桂兰这个角色,就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虽然戏份少,却荡起了层层涟漪。她让我们明白,很多事不能只听一面之词,每个人背后都有自己的难处。而宋玉芳的演绎,更让这个角色超越了剧情本身,成了观众心里抹不去的记忆。
有时候想想,好演员真不一定非得是科班出身,像宋玉芳这样,用真心去感受角色,哪怕只有三个镜头,也能把人物演活。这大概就是《父母爱情》能火这么多年的原因 —— 每个角色,哪怕只是个过客,都被用心对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