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已经年满71岁,成龙却依旧活跃在镜头前、灯光下,丝毫没有“退休”的打算。
71岁成龙:带房祖名参加电影节,疑似为其铺路,难怪他不敢退休
近日,由他主演的电影《捕风追影》在北京举办首映礼,当他和该片的主演张子枫、梁家辉的首次同框出现之后,网友们越发对该片期待了。
这部影片即将在8月16日全国上映,而成龙的现身也再次提醒人们:这位功夫巨星,依旧在拼搏。
在首映礼现场,成龙感慨地回忆起自己的从艺历程,“今年已经是我入行第64年了。”
71岁成龙:带房祖名参加电影节,疑似为其铺路,难怪他不敢退休
他坦言,早在40岁时就曾考虑过退休,但命运似乎总在不断地推着他往前走,“结果老天爷一直赏饭吃到现在。”
从这句轻描淡写的话中,不难听出他背后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不懈,他甚至还直言他会演一辈子的戏。
看到这里,我们就该明白成龙大概率是不会退休了,而最近发生的另一件事,也让很多网友意识到,成龙并不是不想退休,而是“不敢退休”。
71岁成龙:带房祖名参加电影节,疑似为其铺路,难怪他不敢退休
71岁成龙:带房祖名参加电影节,疑似为其铺路,难怪他不敢退休
原来最近,有网友在瑞士日内瓦湖边偶遇了成龙父子散步,虽然没能拍到正面照片,但仍认出了成龙和一身黑衣、低调遮面的房祖名。
这是这对父子近年来罕见地一同出现在公共场合,事实上,成龙此行是为了出席第7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并领取终身成就奖。
71岁成龙:带房祖名参加电影节,疑似为其铺路,难怪他不敢退休
这无疑是对他数十年国际影响力的再度肯定,但在这份荣耀之外,成龙或许也借这个机会,为儿子房祖名重新找回公众信任搭桥铺路。
身为父亲的他,显然并不满足于自己一个人站在聚光灯下,而是希望带着儿子一同向前。
71岁成龙:带房祖名参加电影节,疑似为其铺路,难怪他不敢退休
已经71岁的成龙,依旧在奔波,依旧在片场摸爬滚打,依旧在国内外穿梭忙碌,看似是他不愿放弃自己的演艺事业,其实也暗藏着他作为父亲的一份“私心”。
翻开房祖名的成名故事,我们就该知道他在娱乐圈的发展,处处都有父亲成龙的影子。
2004年,年仅22岁的房祖名正式进军娱乐圈,身为成龙的儿子,他一出道就被贴上了“超级星二代”的标签。
71岁成龙:带房祖名参加电影节,疑似为其铺路,难怪他不敢退休
彼时的他选择了音乐作为起点,推出了个人首张专辑《Jaycee》,走的是清新偶像路线,主打青春流行情歌。
业内评论虽不吝溢美之词,但可惜的是,市场并不买账,这张满载着他音乐梦想的专辑,没能掀起哪怕一丝波澜,很快便销声匿迹。
这是一个有些出人意料的起点,毕竟,他是“成龙的儿子”,从起跑线来看,资源和曝光度都远远超过一般新人。
71岁成龙:带房祖名参加电影节,疑似为其铺路,难怪他不敢退休
父亲在电影圈的地位举足轻重,从资金、人脉、平台到媒体关注度,只要成龙愿意,几乎可以为他铺出一条光鲜亮丽的星路。
房祖名当年也确实拥有这样的起步条件,然而,即便如此,首战失利,还是暴露了一个尴尬现实:名气和资源可以加速起跑,却无法直接赢得观众的心。
不过,成龙并未因此对儿子的娱乐之路失去信心,相反,在此后的几年里,他频频亲自出马,为房祖名制造曝光机会。
71岁成龙:带房祖名参加电影节,疑似为其铺路,难怪他不敢退休
从参与父亲监制的电影,到搭档大咖共同出演,再到出席各类国际场合,成龙的影子始终如影随形地存在。
无论是公开活动还是私下资源对接,房祖名得到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如果说娱乐圈是一场竞争激烈的长跑,那房祖名几乎是坐着父亲的“直升机”进场的。
然而,即便在这样优越的起点下,他的发展依旧走得不算顺利,音乐不红,转战影视圈后也难以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定位。
71岁成龙:带房祖名参加电影节,疑似为其铺路,难怪他不敢退休
2014年,是房祖名命运轨迹的转折点,也可以说是他演艺生涯的终结点。
成龙没有放弃,他试图用自己余热未散的影响力,重新为儿子争取机会,2016年,他亲自拉着房祖名出演电影《铁道飞虎》,希望借自己的招牌和人气,帮儿子“复出”一搏。
71岁成龙:带房祖名参加电影节,疑似为其铺路,难怪他不敢退休
只可惜,电影最终票房、口碑双双不佳,房祖名在片中的表现也未见惊喜,这次“力挺”没能改变什么。
71岁成龙:带房祖名参加电影节,疑似为其铺路,难怪他不敢退休
这次尝试失败后,房祖名再次归于沉默,鲜少露面,而最近的一次公开出现,是在2025年5月,他出现在韩国一场富豪婚礼现场。
现场流出的照片显示,42岁的他早已褪去了往昔的光环,卡其色西装下的身形明显消瘦,金丝眼镜掩饰不住眼角的疲态。
当他摘下帽子合影时,发际线后移、头发稀疏,肉眼可见的衰老令人唏嘘,那副“强撑着笑”的表情,仿佛也藏着十年沉浮后的沉重与无奈。
而在镜头背后,更让人动容的是成龙的坚守,如今已年过七旬的他,依旧频繁现身各大活动,甚至出现在国际电影节现场,名义上是领奖,实则也带着房祖名露面。
这不仅仅是职业的延续,更是一位父亲的执念,用自己的资源与影响力,尽可能地为儿子争取一次“重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