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娱乐圈纪检委”王思聪这回又因一个“打车费”的事情受到关注。
而爆料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前阵子刚因为“私生女风波”,频频登上热榜的黄一鸣。
“他每次约我见面,都是先打10万块过来,去的时候给5万,回去再给5万。”
黄一鸣的这番言论,宛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社交媒体上掀起轩然大波。
10万块,只是打车费?如果不是王思聪这个名字出现在句子里,大家可能还以为她在讲段子。
王思聪的10万,真的只是像黄一鸣说得那样只是方便打车吗,还是另有“潜规则”?
而黄一鸣这一波公开爆料,是在讲真话,还是为了炒作?
众所周知,王思聪自小被送往英国接受教育。
长期生活在国外的他,一直以为自己只是出身普通人家,直到回国之后,才让他意识到,原来自己家在中国太有钱了。
那一年,王思聪刚回国,王健林便拿出5亿元“练手基金”,并将他直接安排进万达集团担任董事,让他在商界试水。
更令人瞠目的是,王健林还语出惊人地说:“我允许他失败两次,第一次给5个亿,赔了就再给5个亿,如果还赔了,就回来老老实实继承家产。”
这大气的手笔,一下子让王思聪收到不小的关注。
不过,那时的王思聪还只是个“含着金汤匙”的富家公子,真正让他“出圈”的,是2011年那场引发舆论地震的“微博大战”。
当年,汪小菲与大S的闪婚轰动娱乐圈,而王思聪在微博上毫不留情地开火,直接点名炮轰汪小菲和其母张兰,说他们“虚伪、浪费”,言辞犀利,火药味十足。
一时间,全网哗然,网友疯狂转发评论,让王思聪一夜之间从“富二代”变成了“娱乐圈纪检委”。
自此之后,王思聪不仅频频参与网络热点,还频繁在公开场合点评明星、揭露内幕、表达观点。
他的“毒舌风格”吸引了一大批网友追随,“王校长”这一称呼也不胫而走,逐渐成为一个现象级的网络人物。
与此同时,他的感情生活也逐渐成为大众热议的焦点。
王思聪的情史之丰富,几乎可以出一本“网红图鉴”。
从早年的王颖、姚星彤、张予曦,到后来的雪梨、豆得儿等人,每一位女伴都颜值颇高、气质出众。
恋情更新速度之快,常常令人眼花缭乱,也让“换女友如换衣”成为网友对他最常用的标签。
然而,身经百战的王思聪,也没想到会在黄一鸣这里“跌了个跟头”。
原本外界只将这段恋情当作他“感情流水线”上的又一短暂插曲,但黄一鸣的一番大胆爆料,却彻底点燃了全网的好奇心。
她不仅自曝恋爱细节,甚至还提到了“10万元打车费”,瞬间激起了网友的热议。
1999年出生的黄一鸣,原本是一名有梦想的年轻女孩。
她在四川电影电视学院读书期间,就表现出对舞台的热爱,并凭借自身的努力争取到了《青春有你2》的参赛机会。
可面对网暴,她选择退出比赛,转而投身于直播带货的浪潮中。
靠着不俗的外形和灵活的口才,黄一鸣在直播平台上慢慢站稳了脚跟。
她卖的是自己的二手衣物,一个月的收入甚至可以突破万元,足以支撑她过上小康日子。
正是在这样的日常里,一个名为“嘉年华”的高额礼物,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
那天,直播间突然涌进来一位“土豪观众”,不动声色地刷下十个嘉年华,瞬间引发围观。
随后,这位神秘人悄悄在评论区留言,说想加她微信。
黄一鸣本以为只是普通富豪想结识主播,也没多想,就给了联系方式。
没曾想,加上微信后,才知道这个刷礼物毫不眨眼的人,正是“王思聪”。
之后,两人的聊天变得频繁而自然,从最初的客套问候,到后来的深入了解,关系也逐渐升温。
王思聪对她显然不只是普通朋友的关注,不久便送上了一款价值近50万元的香奈儿限量手袋,这样阔绰的手笔自然让黄一鸣沉醉。
随着王思聪的狂热追求,黄一鸣也跟他谈起了恋爱。
每当他邀请黄一鸣从成都来见面时,总会提前打款10万元,5万是来的路费,
还有5万是回去的交通补贴。
这笔“打车费”,也成为网友议论最多的一个细节。
虽然外界看着像是一场“甜蜜交易”,但在黄一鸣眼里,王思聪的某些行为却透露出真心。
她曾透露,母亲有一次突发重病,被诊断为胰腺炎,需要紧急就医。
她手足无措时,是王思聪第一时间出手相助,不仅迅速联系到了北京最顶尖的医疗团队,还主动承担了所有治疗费用。
这件事,让黄一鸣对他生出了真实的感激,但这段关系,很快就结束了。
在分手后,黄一鸣意外怀孕,并在缺乏明确承诺的情况下独自生下了一个女儿——“闪闪”。
她原本以为孩子的到来,或许会让王思聪认真面对两人的关系,结果却换来了沉默与拒绝。
他既不承认这个孩子,也没有承担起为人父的责任。
心寒之下,黄一鸣最终选择公开这段往事,在社交平台上,她直言不讳地揭露了王思聪不愿认女儿的事实,一时间引发了网络轩然大波。
黄一鸣将自己与王思聪的私人关系和孩子的存在公开之后,舆论立刻沸腾。
网络上关于“王思聪私生女”、“10万打车费”、“限量包恋爱法则”等话题迅速被热议。
大众一方面震惊于王思聪的恋爱手法,另一方面也对黄一鸣褒贬不一,觉得她是在“借势炒作”。
网上对这件事争议不断,但也让网友真是开了眼了,不过奉劝黄一鸣还是不要多说这些,否则很快就会败光网友们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