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饭团
编辑 | 木容
他是“东叔”,表面谦和儒雅,实则深藏锋芒。他不是一跃而起的天才,却靠着几十年的坚持和沉淀,把“小角色”演出了“大气场”,将一部部戏打磨成了教科书般的存在。
王劲松,57岁,无儿无女,却在演艺圈中以一己之力树立起了“演技”的标杆。他用实力告诉观众:真正的演员,永远不该被角色大小所限制。
生于无锡的他,童年一度在上海生活,最难忘的是那里琳琅满目的糖果,那些甜蜜的味道至今留存在他的记忆深处。后来,他随父母迁居徐州。少年时的梦想并不是成为演员,而是想做一名歌唱家。可命运往往不会按计划前行——他未被理想的音乐学院录取,辗转之下,进入了戏剧学院。
初入戏剧之门的他对“表演”一无所知,好在他遇到的老师不曾放弃,经常在课余时间耐心指导。虽然起点平凡,但他始终咬牙坚持。可惜毕业后的他并未一帆风顺,多年来在影视剧中饰演的不是无名小角就是龙套跑腿,鲜有被观众记住的机会。
直到52岁那年,他凭借电视剧《破冰行动》中的“林耀东”一角,打破沉寂。这位狠辣老谋深算的角色被他演绎得丝丝入骨,他一战成名,连获四项重量级奖项。他终于不再是剧中的背景,而成为了镁光灯下的焦点。
随后,他又在历史剧中挑战“老蒋”一角,沉稳老辣,极具神韵,不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赋予人物独有的灵魂。这些年的表演,已然让他成为评委席上的常客。能成为评审者,也正说明了他在业内被真正认可。
王劲松的成功,从来都不是偶然。他对表演的态度,一丝不苟。哪怕是临时接下的角色,他也绝不敷衍。有一次他突然接到开机通知,次日即拍,他连夜买票飞往片场。在飞机上他没有片刻休息,而是埋头研读剧本,逐句揣摩。
一落地便直接进组拍摄,为了更好地体验角色,他连续几晚加班至深夜。因为他的专注和敬业,剧组的氛围也格外认真又融洽。拍摄间隙,大家会围在一起看球赛,他虽然对体育并不感兴趣,但依然愿意担任“播报员”,让紧张的工作中多了一份轻松与欢笑。
生活中的他,更像一位博学的历史教师,而非荧幕上的硬汉演员。他常年沉浸于阅读之中,在采访中坦言:“想成为一名好演员,一定要多读书。”他将书籍视为表演的“养分”,如同植物需要水,他的表演也依赖文学滋养。
除了戏剧,他还有两个长久的爱好——喝茶与收藏。他偏爱铁观音,每当接待客人,茶必早已备好。泡茶、品茶、对话,他如同茶一般,看似平淡,实则耐人寻味。
拍戏之余,他喜欢在各地的古玩市场闲逛,不为昂贵,只看缘分。曾有网友偶遇他认真端详玉石的模样,神情专注得宛如资深行家。
如今的他,社交平台上的露面并不频繁,更多时间沉在作品与生活中。不过他曾经的搭档任嘉伦仍会时常分享动态。
7月28日,任嘉伦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条回到老家青岛的视频,片中他从酒店起床,拉开窗帘,一览海边风光:红瓦小楼错落有致,帆船点缀海面,景致宜人。他一身黑色简约短袖,棕发、耳钉、珍珠项链,时尚感十足。
在一家特色餐厅里,镜头细致展现了四道菜肴。他最钟爱的,是墨鱼馅水饺,吃了一口还想再来。面对“海肠捞饭”时他甚至一时没认出,尝过后大呼惊艳,直言要推荐给家人。他还尝试了一款“蛇年定制水饺”,每份仅一个,由名师亲手制作,最后还亲自下厨包了一个带走。
这趟返乡之旅,他显然收获颇丰,也玩得尽兴。
王劲松就像他爱喝的茶,外表平和沉静,内里却韵味悠长。他的故事,不是爆红的神话,而是一步一脚印的“沉淀之路”。
---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基于公开资料与采访,致力于传递正能量,无任何低俗导向。若内容涉及版权、人物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参考资料:
百科:王劲松个人资料
《破冰行动》《神探柯晨》专访,我苏网
扬子晚报:面对面 | 王劲松专访
中国电视好演员:王劲松如茶的后韵
文汇报:《薄冰》开播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