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抽空看了《侏罗纪世界:重生》,走出影院时心情竟然是“五味杂陈”。这部电影在各大评价网站上的评分也真是有点两极化。
目前在“烂番茄”网站的评价,新鲜度仅为51%,爆米花指数勉强有71%;IMDb的观众评分为6.2/10;Metacritic的媒体评分是50/100,观众得分5.5/10,而某瓣上的评分也只有6.1分,口碑差强人意。深入了解各大影评区和影迷的讨论,大家的意见可谓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这是侏罗纪系列最棒的续集,娱乐效果满分;也有人觉得它找回了《侏罗纪公园》的惊悚感;但也有影迷觉得,本片完全失去了原作的灵魂,感觉很空洞。
不过,票房却表现不差,全球票房突破7亿美金,稳居2025年全球票房第四的位置。为什么《侏罗纪世界:重生》在市场上会有如此不同的反响?又为什么我自己看完后会觉得“五味杂陈”?
本文将结合我的观影感受,全面评价这部电影,并讨论侏罗纪系列能成功征服全球观众的三大DNA,再看看这部作品是否真能让侏罗纪宇宙“重获新生”。
从整体来看,《侏罗纪世界:重生》依然不乏娱乐性,算得上是一部合格的爆米花电影。能再次在大银幕上看到恐龙,还是让人感到兴奋。
影片讲述了一家药厂雇佣佣兵和古生物学家,企图获取三种巨型恐龙的DNA,开发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在此过程中,他们在海上营救了一家人,最后一同在一个旧的恐龙实验基地努力生存。
本片由史蒂芬·斯皮尔伯格亲自监制,还请回了《侏罗纪公园》和《侏罗纪公园2:失落的世界》的编剧大卫·凯普。大卫曾表示,他非常理解这系列的氛围和基调,保留了原作的科技元素,并且想要重新回到初衷,探讨恐龙和人类相遇时的“生存”主题。
这部电影适合家庭一起观看,因此,加入一个家庭元素也算是合理。不过大卫也承认,随着系列影片的推出和特效技术的不断发展,早期的那种新奇感已经不复存在了。
导演加里斯·爱德华斯(曾执导《哥斯拉》和《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虽然在短时间内成功制作出了震撼的恐龙大场面,并且选择了全球真实场景取景,画面也充满了“突发惊吓”的刺激效果,但从剧情上来看,还是显得有些“公式化”,角色塑造也比较单薄。就连系列的主角——恐龙,也被“变异”到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怀旧元素在电影中也不乏,但虽然有些细节让老影迷感动,整体而言,它们就像是“装饰品”,根本没有对电影本身的叙事起到什么实质性作用。看完后,虽然开心看到熟悉的元素回归,但依然感到些许空虚,未能完全满足心中的期待。
作为一个从小就听着《侏罗纪公园》原声带入睡的影迷,回顾整个系列的成功,我认为《侏罗纪》系列的三大关键要素,在这部电影中显然缺失了。以下是我对这些要素的分析,看看《侏罗纪世界:重生》为何给人一种“五味杂陈”的感觉,尤其是与《侏罗纪公园》和《侏罗纪世界》两部经典之作对比:
**第一要素:角色发展与故事线的紧密配合**
《侏罗纪公园》基于完整的小说,利用古生物学家、混沌理论学家的背景,结合遗传科技和商业逻辑,构建了一个紧密的叙事框架。故事中,学者专家受邀视察公园,与业主的孙子以及主角们一同冒险,通过角色之间的互动推动情节发展,同时也展现了人物成长的曲线(例如葛兰博士对孩子的态度变化)。
然而,后续两部续集在角色动机上有些无法自圆其说,特别是“为什么这些人会愿意回到恐龙栖息地?”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整个系列。而《侏罗纪世界》通过引入新的角色和设定,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特别是主角情侣之间的关系,为系列注入了新活力。
但在《侏罗纪世界:重生》中,主角们除了葛兰博士的学生,几乎全是雇佣兵,与恐龙的关联非常薄弱。主角间的对话没有情感共鸣,反而显得生硬且尴尬;雇佣兵的牺牲也被简化成了“免洗”;至于另一家人,则完全成了“路人”,让人感到不必要的插曲。
**第二要素:“混沌理论”的应用,创造紧张感与参与感**
《侏罗纪公园》中的伊恩·马康姆博士通过“混沌理论”指出,生命和系统是无法被完全控制的,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系列不可预见的风险与挑战。这也是整个系列的核心思想。观众看到恐龙公园逐步崩溃,角色们不断努力去恢复控制,这种“控制与失控”的对比产生了巨大的剧情张力。
然而,《侏罗纪世界:重生》的设定显然与这一理论不符。影片的情节发生在《侏罗纪世界3》数年后,恐龙只在赤道地区生存,这个设定违背了“生命会找到出路”这一基本理念。电影从一开始就显得杂乱无章,削弱了观众的参与感和紧张感。
**第三要素:人类与恐龙的深切互动**
《侏罗纪》系列中的恐龙往往和人类有着某种程度的互动,草食性恐龙给人类带来温暖的接触,而肉食性恐龙则让主角们命悬一线。正是这种人与恐龙的互动,才让这些电影充满了深度和情感。
但在《侏罗纪世界:重生》中,恐龙与人类的互动显得有些生硬。虽然有一些刺激的场景,比如沧龙的出现,但很难理解一只威猛的沧龙为什么无法击沉主角们的船;泰坦巨龙的场景也显得有些刻意煽情。而对于“变异”恐龙的引入,更是让人感到有些过度,尤其是迅翼龙和畸变暴龙的设定,似乎是为了制造更强的视觉冲击而牺牲了剧情的合理性。
**结论:回归初心,生命才能找到出路**
尽管这部电影的评价分歧,但不可否认的是,能在大银幕上再见到恐龙,依然让人充满怀念和激动。影迷们的期待不同,有的人希望看到恐龙横行的刺激场面,而有的人则希望延续《侏罗纪公园》中的科学惊悚精神,因此评价差异巨大。
作为影迷,我真心希望制作团队能够再次回顾系列的经典,尤其是《侏罗纪公园》中专家与业主的午餐讨论,这一场景浓缩了整个系列的精髓。期待未来能看到更加精彩的“侏罗纪”作品,再次展现“生命会找到出路”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