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凭借《狂飙》中的“大嫂”陈书婷,高叶在娱乐圈爆红才不过两年,这一次,她凭借电影《南京照相馆》中的“林毓秀”再度大放异彩,狠狠地给自己争了一口气。
这回,她没有“大嫂”的霸气,也没有火红的唇膏,但高叶依然凭借自己的演技,征服了观众。
导演申奥在找她出演“林毓秀”时,开口就向她保证:“放心,这次你肯定能活到最后!”因为他知道,高叶演的大多数角色,最后都没有“善终”——要么被炸死,要么被车撞死,甚至被活活窒息后丢进河里淹死,反正没有一个角色能逃得了死结。
面对导演的“无厘头”保证,高叶心里却感到暖暖的,但她之所以接下这部戏,并非因为导演的保证,而是因为电影背后的那段历史,那段激励人奋发向上的精神。
《南京照相馆》中的林毓秀,一开始满怀梦想与希望,憧憬着有朝一日能唱好戏,成为一个大名鼎鼎的演员。尤其是她提到曾经和著名演员蝴蝶合作的那段日子,脸上得意的表情,立刻勾起了人们的共鸣。
此时的高叶,仿佛就是林毓秀,她用地道的常州话,眼神中充满了年轻时的希望与梦想。然而,随着日军的入侵,南京城成了生死存亡的战场。所有人都在生死边缘挣扎,家园被毁,人民在屠杀中死去,而敌人在狂笑,整个世界在一片混乱中崩塌。此时,林毓秀的梦想破灭了,她的希望破碎,她对人性丑恶的失望与愤怒,也达到了极点。
高叶演绎林毓秀时,也深刻感受到这种情感。她第一次意识到,除了专业的技巧与演技,演戏中还有一种情绪是无法压抑的,无法掩饰的。她曾说,这是她第一次在拍戏时完全忘记了自己是高叶,仿佛她和林毓秀融为一体。
尤其是在拍摄一场日军强迫她“拍照”的戏时,高叶坦言,自己内心充满了恐惧——她害怕眼泪流下来,害怕笑得不自然,甚至害怕敌人因为不满意而随时开枪射杀她。
也正因为高叶如此投入,林毓秀的角色才被她演绎得如此生动。她把追梦的渴望、家国破碎的绝望、面对敌人时的无奈与恐惧表现得淋漓尽致。她不再是演员,而完全变成了林毓秀——那种在敌人威胁下的勉强笑容、因恐惧而颤抖的嘴角,真实得让人不寒而栗。
由于太过入戏,拍摄结束后,高叶曾蹲在地上放声大哭,情绪久久不能平复。在之后的宣传活动上,她再次提到这个角色时,眼泪瞬间涌上眼眶,声音哽咽不止。看到如此真挚的情感,观众们才真正意识到:高叶又一次突破了自己,进入了全新的演艺境界。
这一次,她没有依赖烈焰红唇,也没有强大的气场,却通过演技把我们带进了那个永远无法忘记的历史时刻,展示了一位战乱中的女子如何在风雨中飘零,如何在破碎的家国情怀中找到自己的坚守。
事实上,高叶从来不是第一次这么深入角色。从她的角度来看,自己从来没有在演艺事业上“摸鱼”。她相信,若是偷懒,总有一天会被结果反噬。
出道至今,她为角色付出了无数努力。拍《边境风云》时,她为了塑造角色,面部被塑料袋紧紧包裹,拍戏时几乎窒息休克,差点丧命;拍《四十九日忌》时,她为了一个女六号角色,不惜“豁命”——爬水沟、喝泥水,最后患上了急性肠炎;在《海上牧云记》里,她被绑在冰冷的木桩上,忍受寒冷,拍摄完后四肢僵硬,得了重感冒,被担架抬走。
即使经历了如此艰辛的拍摄,13年来,她的演艺事业依旧没有完全开花结果——剧中角色火了,可她依然没能走到大红大紫的前头。大部分人可能早就放弃,但高叶不屈服,她不仅没有放弃,反而越来越有斗志。
她曾说:“我一定会成为影后,我绝不放弃我的梦想。”她有信心的原因,除了对表演的热爱,还有从前辈那里获得的认可。她曾在拍《边境风云》时,得到了孙红雷的鼓励;在拍《山楂树之恋》时,即使只有短短一秒钟的镜头,也得到了张艺谋导演的好评:“你演得很自然,继续努力!”而在《狂飙》拍摄前,她也曾得到张颂文的鼓励:“保持你的尊严,坚持下去。”
最重要的是,高叶始终把表演当作信仰。在这个充满诱惑和纷争的圈子里,她不怕自己大器晚成,也不怕遭遇质疑,而是一直专注于打磨自己,准备迎接属于她的机会。她说:“在机会来临之前,我会把自己所有的功夫都准备好。”
正是这种坚定与执着,成就了今天的高叶——无论是《狂飙》中的“大嫂”,还是《南京照相馆》中的林毓秀,都证明了她的演技之路,绝非一蹴而就。如今,虽然高叶还未达到一线顶流的地位,但只要她继续踏实走下去,凭借对表演的敬畏与坚持,相信她的影后梦终会实现。
毕竟,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不喜欢那种踏实演戏、不追求眼球和炒作的女演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