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看完第四期的嘻哈表演后,我终于解开了此前心中的疑惑——在颜值与身材都不突出的一位参赛者身上,如何能战胜其他两位竞争对手。这让我反思,嘻哈的段子是不能细品的,越想越觉得她似乎并不如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出色。
通过付航引入话题
昨日,小陶提到嘻哈、王越和小海能够战胜付航、刘旸和刘仁铖的过程显然存在“水分”。这引起了不少朋友在评论区和私信的讨论,认为小陶对嘻哈怀有偏见,无法容忍脱口秀女演员的成功。这种指责是否有些夸张呢?恰好借此机会,我们可以深入探讨嘻哈这个话题!
嘻哈在节目中的人气颇高。在第一期中,王越结束表演后,节目组花了大量的时间来介绍她,称她为王越的死党,并提及她在上一季本该参赛。众多脱口秀演员对于她的态度也显得相当恭敬,显然她在脱口秀圈内已有一定的知名度。
因此,她成为了今年“喜单”中唯一一位去年未参赛却直接担任队长的选手,其小队名称也命名为“嘻嘻哈哈小队”,可见她在行业内的地位非同一般。在此次比赛的首场,她更是以201分的成绩击败了去年的冠军付航,瞬间成为节目最高分。现场观众纷纷热喊她为今年的冠军,杨天真也多次预测她将成为冠军候选人。从这一切来看,显然节目组旗帜鲜明地在力捧她,不仅让付航为她铺路,甚至还邀请杨天真为她背书,节目中对她的介绍篇幅之大也证明了这一点。
希望能够捧红“新人”或那些在现实中有一定知名度而在线上仍待提升的选手,这无可厚非,毕竟节目的核心目的仍然是“刷脸”,并通过此转化为线下的票房收入。不过,嘻哈的实力似乎并未与这些赞誉相匹配,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原因何在?
利用其他选手进行比较
在第四期中,嘻哈进行了两场表演,内容均围绕她做空姐时的经历展开。在第一场表演中,她回忆到自己原本是体育生,为了请假而选择应聘空姐。在那次面试中,除她之外还有另两名选手。其中一位来自新疆,容貌出众,因手臂上的胎记面试官甚至猜测她会被“淡掉”;而另一位的长相虽未被详细描述,但嘻哈提到她非常会“甩胯”,暗含她身姿优雅,最初听来似乎没有任何问题,但细想其背后是否隐藏着对女性的嘲讽,尤其是那位“甩胯”的选手!
有趣的是,嘻哈所强调的是,即便这两位分别因美貌和气质被认为是优质候选人,最终仍落选,唯有她一人成功入围,炫耀之情流露无遗。这一刻自然有趣,然而带着“小人得志”的嘲讽,真的值得取笑吗?毕竟,空姐的标准中,颜值与身材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嘻哈能入选,未免让人感到有些“侥幸”。
看完第四期的第二场,小陶渐渐意识到嘻哈的胜利或许不只是“侥幸”,她讲述秋裤故事的能力似乎揭示了一些线索。
巧妙的心机
第二场内容围绕一条在飞机上晾晒的秋裤展开。为了让故事更生动,嘻哈借用了杨天真、郭麒麟、马东和侯佩岑作为故事角色。她设想郭麒麟因热而在厕所脱掉秋裤,用洗衣液清洗后随意晾在行李架上。不久后,秋裤的水滴落到坐下的杨天真身上,她大吼“是谁的秋裤”,无人回应,马东恰好目击了全过程,交代那条是郭麒麟的,矛盾随之升级,三人混战,嘻哈则如同侯佩岑般在旁惊呼:“好可怕,你们别打了(嗲声嗲气)”。
在这一段落中,四位表演者同步进入嘻哈的叙述,积极互动。赛后,杨天真称赞嘻哈讲述得细致入微,嘻哈笑言,正是因为对四位表演者进行了深入研究。这是否也是她成为空姐的原因呢?她能够敏锐洞察面试官的烟幕弹,并表现出他们喜爱的状态,以此战胜了外形更具优势的竞争对手?可以美化称其为八面玲珑,但通俗一点说,或许就是有些“小心机”。
这样的选手其实有些可怕,似乎并非真心逗乐,而是在琢磨哪个地方能引发笑声,再加以强化。如此缺乏真诚的脱口秀,真的值得我们喜爱吗?谈及付航,他的故事看似荒诞,却每次都充满真挚情感。
付航虽然曾分享过自己保安的经历,但却从未对这一职位进行负面吐槽,虽然这个角色上的确可以寻找很多值得批评的点,然而他的选择显示出,他明白,经历的每一段都是他个人养分,不该无情指摘。
反观嘻哈,她每次都在调侃空姐这份工作,似乎是在刻意放大自己的困苦,毫不客气地吐槽到底。当然,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见解与选择,只是脱口秀的核心是否如庞博所言,只需逗笑观众便足够?
真的是这样吗?脱口秀难道只需夸张的肢体动作与机械的笑料堆砌就能收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