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迎来了第四赛段。在这一轮的比赛中,除了跳段的五人组外,其他选手都在为争夺半决赛资格而努力。
在上一阶段,孙书恒、呼兰、KID、小四爷和李文获得了跳段资格,组成了“跳五人”组合。开场时,他们带来了改编版的李宇春歌曲《下个赛段见》,呈现了一段充满“唱跳”元素的表演。虽然唱歌走音被用作搞笑手段,尽管毫无技术含量,但确实带来了不少笑点。而五个人的合唱在五音不全的情况下,竟也表现得相当有趣。
整体而言,上半场的表现平平,只有贾耗的表演让叨姐大笑了一阵,尽管相比他之前的作品,算不上太出色。幸好下半场的阵容比较强劲,还是有不少值得期待的亮点。
其中最令叨姐不满的是山河的表演。她的段子不仅没有笑点,而且方式也让人不适。山河拿自己的妈妈与自己作对比,强调自己如何具有女性意识,而妈妈则是典型的传统女性形象,即便事业有成,依然依赖丈夫,照顾家庭。对于这段表演,叨姐觉得不仅不好笑,而且思路也不对劲。毕竟,作为女儿,山河似乎并不需要拿妈妈的传统观念来衬托自己。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她不仅拿妈妈与自己对比,还拿脱口秀女演员做对比。大家的成长背景和年龄差异巨大,何必如此对比?这段表演中,她还用了过多的内部梗,比如调侃妈妈是“微商界的孟川”,说她该参加“新说唱”,甚至用王大刀、步惊云的生活态度与妈妈的传统形象作对比。虽然这类女脱口秀演员的生活态度可能更为现代,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妈妈关心女儿健康的好意。例如,妈妈嫌她胖,而步惊云却鼓励她吃,这显然有不同的出发点。
最后,山河用“好,非常好”的回答反驳妈妈传统观点时,给人的感觉很牵强。如果她的妈妈真像她所说那样只顾赚钱不管家务,恐怕山河也不可能站在脱口秀的舞台上。毕竟,脱口秀本就应该是从真实感受出发,而不是一味地为了反叛而反叛。
在得到导师20票的基础上,山河的得票数依然未超过250票,说明这段表演并没有引起太多共鸣。
接下来说说王小利和贾耗。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贾耗的表演充满趣味,但有时缺乏深度;而王小利的段子不那么搞笑,但观点明确,内容充实。从目前的赛果来看,脱口秀综艺中的演员,尤其是女性演员,喊出观众喜欢的口号往往比精心编写的内容更容易得到高分。
王小利这一场依然突出自信的主题,讲述了自己从容貌焦虑到逐渐接纳自我,最终实现“拒绝服美役”的转变。虽然这段内容并不深刻,也没能引发特别大的笑声,但观众反馈却非常好。王小利通过自信的言辞让人们在短短几分钟内获得了“打鸡血”的感觉,找回了自信。虽然这种由内而外的自信并不容易实现,但观众显然很喜欢她的这种精神状态。
叨姐对王小利的评价是,从观点的角度来看,她非常认同,但从脱口秀的角度来看,她的表现相对一般。看得出来,王小利更适合担任励志导师,尤其是在综艺节目中,她精准把握了观众喜欢的主题,最终赢得了较高的评分。
贾耗的表演虽然没有像王小利那样的“自信爆发”,但更符合传统脱口秀的表现形式。他通过生动的表演、层层递进的段子,展现了自己特有的幽默感。比如,他描述自己在飞机上左右两个人靠在自己肩膀上睡着,他如何小心翼翼地不打扰女孩的同时,设法甩开男人。这个段子不仅有趣,还展现了他的表演才华,特别是他幻想如果左边是刘亦菲,右边是周杰伦的情况,足以让人捧腹大笑。
尽管贾耗的表演在王小利面前略显逊色,但从得票数来看,他应该不会被淘汰。
接下来是几位得分较低的选手。seven的段子探讨了小时候被“穷养”对成长的影响,最终总结出人应该花钱取悦自己。这种观点有很强的共鸣感,叨姐也能理解他的情感表达,特别是在他提到自己舍不得花钱买贵汉堡,最后却因为“配得感低”而将合影卖出。不过,这段表演的包袱较少,整体感觉平淡。
徐志胜的稿子则显得零散,既有关于参赛感悟的部分,又有关于新词汇的态度,看似有态度,但没有明确的主题,梗也有点生硬。尽管笑友团给了四灯,票数也勉强达到了260以上,但整体感觉还是欠缺一些连贯性。
侯智元的段子讲述了自己考上北大后对学校生活的适应困难,虽然这个话题有一定的普遍性,但笑点不多,且难以产生共鸣。观众的票数也反映出他的表现没有特别突出。
最后,步惊云的段子讲述了自己童年因家里穷而对雨天产生的厌恶,以及与自己女儿在雨中玩耍的对比。这段故事虽然情感真挚,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笑点,最终票数也相对较低。叨姐觉得步姐如果想尝试更具攻击性的内容或喊口号,应该能更有表现力,但她选择了较为温和的内容,似乎也预见了这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