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杜恩湖,资深媒体人,为您带来最新报道。
著名歌手刀郎自2024年启动巡演以来,多次精彩演绎李双江的经典原创歌曲《川江号子》。这首歌迅速成为刀郎演出的固定曲目,每到一地,他必定演唱《川江号子》。与徐子尧等人合声相辅之下,刀郎赋予了这首歌曲全新的艺术魅力。日前,李双江再次谈及刀郎的演绎,他对刀郎的表现给与了高度评价,称赞他唱出了四川人面对困难时顽强不屈的豪情。
众多网友对此发表看法:“李双江诠释的是艺术的高度,而刀郎则传达了生活的厚度。”
李双江是《川江号子》的首唱者。这首歌由著名作曲家陶嘉舟与常苏民于1981年为峨眉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漩涡中的歌》创作,并由李双江首次演唱。在他的歌声中,李双江版的《川江号子》迅速风靡全国,成为众多乐迷心中的经典,从此,他与陶嘉舟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至今,《川江号子》已经流传了44年,歌曲展现了船工们在艰难环境中齐心协力、勇往直前的精神。旋律激昂,歌词深情,讲述了面对困难时的不屈勇气。电影公映后,这首插曲迅速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常常出现在全国“青歌赛”的压轴曲目上。
几年前,四川省苍溪县举办了一场梨花文化节,李双江受邀演出,当晚他演唱了《川江号子》。陶嘉舟上台为他献花,李双江又将鲜花回赠,现场气氛热烈,感动了所有观众。资深媒体人杜恩湖在现场对此进行了深度采访。
然而,陶嘉舟于2013年11月15日因突发心脏病在成都辞世,享年80岁。李双江得知消息后深感悲痛,特意撰写悼词,表达对这位勤奋才华横溢的音乐家的无尽怀念。他提到,陶嘉舟不仅是军旅作曲家,更是一位深受国家和人民喜爱的艺术家,每一首作品,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都展现了独特的个性,流畅而富有激情,深深打动人心。
在《船工号子》中,有一句歌词道:
涛声不断歌不息,
回声荡漾白云间。
高峡风光尽览中,
轻舟飞越万重山。
……
嘉舟兄的音容笑貌、那动人的旋律将永远铭刻在人间,陪伴着人民。李双江在北京向这位敬爱的老战友致以军礼,并向其家属表达慰问,期盼他们节哀保重。
自2024年10月以来,刀郎在成都、广州、南京、厦门、合肥、重庆、南宁等地的巡演中,不断深情演绎李双江所创作的《川江号子》。他翻唱的版本受到了广泛喜爱,许多歌迷纷纷表示,刀郎的《川江号子》承载了一个时代的经典与回忆,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更是让人感受到了纤夫船工的独特韵味,令无数听众感动得潸然泪下。据悉,许多歌迷在KTV中争相模仿刀郎的演唱风格,而参加和声演出的徐子尧也因此备受瞩目。
作为《川江号子》的首唱者,李双江对刀郎的演唱给予了怎样的评价呢?他表示:“刀郎唱得非常精彩!他真实地表达了四川人战胜艰难困苦的豪情壮志。”
这首歌最初由李双江演唱,后来谭维维和李琼等也曾演绎。在2024年,刀郎重新编曲,以新鲜的形式再次为《船工号子》注入活力,徐子尧等人参与了和声的部分。
李双江曾用14个字来评价刀郎的音乐作品:“扎根民间,充满生命力量”,认为刀郎的《川江号子》展现了船工真实的精神风貌。刀郎的演绎在演唱会上通过万人合唱和极具冲击力的嗓音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震撼效果,与李双江的学院派唱法形成鲜明对比。
李双江对刀郎给予了高度赞赏。在2023年,他曾公开称赞刀郎的作品,强调其“扎根民间,充满生命力量”的核心价值,特别提到刀郎在创作《川江号子》时深入生活,将船工与激流抗争的呐喊转化为动人的音乐语言,称之为真正的人民艺术。
刀郎演绎的版本,采用沙哑的嗓音,将“穿恶浪,划险滩”的段落进行了即兴处理,常常在演唱会上引发观众的热烈合唱。
李双江近日在谈及刀郎演唱《川江号子》时,幽默地表示:“最近我的耳朵可真没清净过。我一上网,满世界都在讨论我与刀郎的演唱版本,心里也跟着翻腾不已。”
他继续分享自己的心声:“这首歌最早是1981年为电影《漩涡中的歌》所创作。陶嘉舟与常苏民的曲子非常出色,深入扎根于川江老船工的血脉。然而,作为一名当兵出身的人,当时并未经历江上的风浪和纤绳的痛苦,单凭嗓音和技巧根本无法唱出那份灵魂。于是,我决定硬着头皮去三峡,与船工们同吃同住一个半月,目睹他们在恶浪中顶着艰难前行的场景,那一声声从骨缝里传出的呐喊,令我深刻理解到,这号子并非只是唱出来的,而是用生命拼搏出来的一股豪气。回到舞台上,我随即投入其中,更加用心去演绎那份激昂与坚韧,让人一听就能感受到那些奋力拼搏的船工群体的形象。”
李双江总结道:“刀郎这孩子唱得好,他有他独特的韵味。他的嗓音沙哑且粗犷,带有泥土的滋味,与我金属般清亮的风格截然不同。他没有刻意模仿我的老调,而是将自己的新元素融入其中,尤其是在某些段落中增添了电子声的低音,听起来既新鲜又有趣,特别是插入的合声部分,让人不禁感到心灵的触动。许多年轻人听完都泪光闪烁,仿佛看到了自己在房贷和家庭责任的压力中弯腰的普通人。甚至非遗传承人也称赞他将这传统号子从险滩带入了城市。他以这种方式让号子里的血汗与坚韧,化为今天百姓心中的叹息与期望,正在讲述岸上的人们的故事。幸运的是,真正的歌曲的好坏,只有广大人民群众才有资格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