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余少群的印象,常常是一个被低估的演员,但没想到,他居然能在戏剧中大放异彩。
要说最近在电影舞台上最让人惊艳的人,非余少群莫属。他饰演的“凤小桐”一登场,瞬间让观众都目瞪口呆,真是“惊为天人”。
17年前,他在《梅兰芳》中饰演“青年梅兰芳”,那个角色让他一举成名,获得了金马奖、华表奖等多个重要奖项的“最佳新人奖”。可惜的是,他的职业生涯并没有因此一飞冲天,之后似乎一直平平无奇,直到17年后,以“凤小桐”的形象再次震撼了观众。
喜欢余少群的粉丝们终于可以骄傲地说:“余少群,你终于火了!”
在陈佩斯带着演员们宣传电影时,观众对余少群的表演大加赞赏,纷纷称他的“凤小桐”一角太美了。陈佩斯真是眼光独到,他认为“凤小桐”几乎是为余少群量身定制的角色。余少群所展现的“美”,并非单纯的外表,而是他内在的气质与对艺术的热爱,这让他将电影的灵魂完美呈现。尽管只是配角,他却凭借自己的精彩表演征服了观众。
在采访中,余少群提到这部剧本时直言不讳:“这真是个好剧本!”这一次能够出演《戏台》,也并非偶然,而是必然的选择。早在五六年前,他就曾专程前往剧院观看话剧版的《戏台》,深受触动。而陈佩斯作为导演,认为余少群和“凤小桐”有着极高的契合度,甚至说这个角色就像是专门为他量身定做的。观众们也纷纷认同这一点,因此对余少群给予了无数好评。
从“梅兰芳”到“凤小桐”,余少群的角色仿佛完成了一个闭环。他自己也非常高兴能被陈佩斯选中,过了一把“戏瘾”。好的剧本加上好的演员,才铸就了这部备受喜爱的电影,特别是“凤小桐”那一段跳河自尽的戏,深深触动了观众的心。
然而,值得遗憾的是,余少群出演这部电影前,已经近20年无人问津。
通过《戏台》,他一举成名。虽然很多人对他并不熟悉,但他早已在短视频平台上活跃,经常分享自己的日常和工作片段。最初,他的短视频点赞数寥寥无几,几千个点赞已是难得。但自从《戏台》火了之后,他的视频点赞数直线上升,甚至有几十万的点赞。从2006年出道至今,余少群终于被大众发现。他凭借这部电影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未来的戏约应该不会少。他的经历也再次验证了那句经典的话:“是金子总会发光。”
曾经在《金星秀》上,余少群展示过自己的唱功,金星看后感慨道:“这是祖师爷赏饭吃。”并劝余少群不要因为拍剧而放弃唱戏。金星还预言,只要余少群坚持下去,终有一天会因此成名。果不其然,余少群因唱戏而爆红,而这背后,是他多年如一日的努力与磨砺。为了锻炼唱腔,他一天能唱三个字唱一整天,从不觉得枯燥。汉剧讲究“腔多字少”,这一点在余少群的表现中可见一斑。
除了汉剧,余少群的越剧造诣也相当高,几乎能兼顾两种戏曲风格。著名的戏曲大师王珮瑜也曾多次赞扬他。在一次合作节目中,两人还共同展开了“跨时空合作”。当年在《梅兰芳》电影中,“孟小冬”一角的配音就由王珮瑜完成。
余少群这些年虽然一直活跃在影视圈,但始终多以配角身份出现。尽管他的演技相当扎实,观众和粉丝也都对他充满喜爱,但他始终未能大红大紫,令许多人感到不解。好在,他终于等到了属于自己的机会,迎来了一部“为他而生”的作品《戏台》,并因此一举成名。
如今已44岁的余少群,终于尝到了成名的滋味,回想过去的坚持,他必定感到庆幸。这一路走来,虽然有过艰辛与不易,但他终于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果实。
不过,余少群的生活中似乎还有一个未解的遗憾——年近半百,依然没有成家。在娱乐圈中,许多男演员随着名气的提升,总是难免与绯闻纠缠,而余少群却仿佛一个“异数”,不仅没有绯闻,甚至连恋爱传闻都没有过,生活就像是一张洁白的纸。甚至在一些媒体的介绍中,他的“情感经历”都成了空白。
这一切,或许正是因为他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演艺事业中。在他孤身一人、专注事业的这些年里,他拍电影、拍电视剧、演话剧、录纪录片、唱戏唱歌,几乎涵盖了所有艺术形式。面对如此充实的生活,哪里还有时间去谈恋爱、成家呢?
回想余少群的从艺经历,从他23岁就开始举办个人专场,到参与《红楼梦》选拔成为“宝玉组”的前五,可见他一直都在不断打磨自己。他身上自带一种独特的韵味,温润如玉,令人感到温暖。许多人甚至将他与张国荣相提并论,认为两人都有着“遗世而独立”的气质。
如今的余少群,凭借着这部《戏台》重回巅峰,成为了备受瞩目的演员。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我们相信他会带给我们更多精彩的作品。而对于他,我们也只想说:余少群,值得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