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啦,来改写一下这篇文章,换个娱乐风格的表达。意思不变,但我会颠倒一些顺序,换换词,丰富内容,让它更生动有趣。
---
猜猜女主这会儿遇到什么状况?从她那失去神采的双眼,明显看得出来她已经瞎了。就连走路,都得依赖小和尚的扶持。结果呢,她随手踩上一根树枝,脚一蹬开,小和尚不禁笑道:
“姐姐真爽快,行事利落,哪像那些来寺庙的贵女们,做事总是拖泥带水!”
呵,当然不一样了,大家闺秀可不需要被人毒得眼瞎,真是阴阳怪气,光是听这种台词就让我想反胃。这个情节出自周也和丞磊主演的《锦月如歌》,原著是千山茶客的《重生之女将星》,一部经典的重生复仇爽文。改编成剧后,它的主线也在走大女主路线,结果把人骗进去了,我还以为这是讲女主禾晏如何复仇、如何站上巅峰的故事,结果一被这个剧情劈头盖脸地打击,根本没什么爽感。
你说说,大家闺秀到底有多衰,非得当女主的衬托。女主又做了什么,怎么就这么不一样了?
比如《朝雪录》里的女主秦菀,她和她的小团体拿女子刺绣来说事,认为巾帼英雄怎么可能做这些小事,只有没见过世面的后宅女子才会做。旁人一说,女主脸笑得有点扭曲,因为她是能和男主并肩作战的巾帼英雄,不是那些庸脂俗粉。
怎么说呢,后宅女子做了什么冒犯她的事?没错,我们后来明白了,她们不可能像她那样出头,因为她们没有机会见识掖州卫的雪、季阳城的水、大漠的月亮,江海的山川。正如原著中的台词:“你觉得她们会永远被困在三从四德里吗?会一直当那个贤妻美人吗?”
原著中的台词写得多好啊,把古代女子的困境一语道破,字里行间的深刻不言而喻。可是剧版呢?直接就是“嘴角带着淡淡笑意”这种套路,跟秦菀有啥区别?
虽然这些台词好像也被放进剧里了,但我依然觉得《锦月如歌》拍不出来那种禾晏身经百战,眼界开阔,站在高处,关心女子的那种气魄。如今的很多大女主剧,台词喊得振振有词,但做出来的事依旧是那套老一套的套路。
《锦月如歌》一开始就把女主压得很低,战功赫赫的女将军,居然被毒瞎眼睛,丢到寺庙去。没有任何的挣扎和反抗,直接被追杀,然后推下悬崖,被救了。这剧情,直接让人感觉全程被人牵着走。
女主刚改换身份去参军,接下来却是各种低级操作:提不起枪,弓箭不稳,训练一看就是个无能的美其名曰“受伤还没恢复”。然后她酒后暴露了女扮男装的身份,接着又是被毒眼瞎。制作方是不是觉得这样撒糖会甜呢?
女主根本不用做什么努力,只要装可怜、卖萌就能获得便利。这一幕幕让人看得很迷惑,明明是战功赫赫的女将军,突然就变得软弱不堪。问她是谁,答得出“女将军”四个字,但行为上,完全不自律,非得跑去依赖男主。
要说低开高走,女团里最美的,肯定放在C位,而剧情中的最好看部分也应该是在开头就吸引观众。但《锦月如歌》从头到尾,都在用情节压制女主,简直让人无法理解。
至于那些所谓的“寻常女子”,这类角色非得用来对比女主。大家闺秀的角色,成了女主的反衬。随便翻翻《重生之女将星》,那些台词简直是对比自己做得最好的素材。可惜剧版根本做不到把女主的高光展现出来,只是喊喊台词,做做表面功夫。
这些大女主剧,大多数都空喊台词,实际内容却依旧套用老一套,不管女主有多强,最终还是免不了要忍受更多屈辱和考验。看的让人很郁闷,根本就比不上男主那种“打怪升级”的爽感。
这种大女主剧,讲的其实就是新型的“虐女”剧,看完后,根本没有任何成就感。比起《庆余年》或《凡人修仙传》那些男主,虽然他们也受尽磨难,但最终是为了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不是仅仅为别人“普度众生”或者为了收获男主。
这不就是现在大女主剧的“套路”吗?女主越是挣扎,最后越是沦为男主的附属品。像《国色芳华》那种女主一路颠沛流离,最后还变成男主的小妾,不就是让女主一再遭受屈辱,最后才得到一点🕐️点“救赎”?
就连《大宋少年志》里的赵简,她也是一位志向高远的女子,可她一直不觉得自己是“巾帼英雄”。反倒是那些女人,用她们的“小手段”来教训莲舟,最后莲舟的牺牲,竟然成为了男女主的“成就”。
这就是如今的女主剧:不断给女主施加困难,却不给她任何真正的权力,最后只剩下让女主为大家“牺牲”的剧情。
---
怎么样,这样改写更有娱乐效果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