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论综艺节目,芒果台自信可见,敢称第二,无人敢言第一。谈及《快乐大本营》的“停播”,节目虽悄然落幕,换汤不换药,悄悄推出《你好星期六》,其收视如故,风头更劲。至于那些所谓的慢综艺,《向往的生活》不久将再度重启,《中餐厅》也不甘示弱。解谜类节目如《大侦探》《密室大逃脱》掀起了无数热潮,早已成为观众争相讨论的焦点。提到《我是歌手》,其地位简直是国内音乐竞技综艺的巅峰,而《浪姐》与《披哥》在舞台竞演中亦占有一席之地。至于《我家那闺女》《再见爱人》之类的观察类真人秀,已牢牢把控着这一领域的潮流。
然而,哪怕是《花儿与少年》这档节目,在停播了五年之后,重回荧屏,依旧以爆款姿态吸引了大量观众眼球。其一开始紧跟潮流,推出了“露营季”,还请到了85花TOP杨幂坐镇。第二年,节目组响应国家的“一带一路”,推出了“丝路季”。这一季,不仅有迪丽热巴这样的流量明星,还有秦海璐、秦岚、辛芷蕾、赵昭仪、王安宇以及胡先煦等全员参与,情绪价值堪称满分。而这一季的和谐氛围,也成功洗刷了前一季的“抓马”印象,达到了全新的巅峰,评分高达9.3,观众口碑与讨论度均空前激烈。
“北斗七行”不仅是那七个明星的代名词,更成了《花少》精神的象征。
然而,成功后的节目组却难免有些骄傲和急功近利,开始尝试复制成功的经验,结果反而使节目走向了另一种方向。以《花少6》为例,试图重现《花少2》中的紧张与冲突,虽然旅行路线依然有趣,剪辑却杂乱无章,嘉宾之间的小团体逐渐显现,甚至有人因争议频频遭遇口诛笔伐,导致观众看完有种“参加不如不参加”的失望感。
到了《花少7》,节目组的“骚操作”愈加明显。第一期的70分钟先导片便已展现其不怀好意的布局。节目组竟然重现了《花少》历史中的经典场面。首先,“房车事件”再次被拿出来炒作,问题指向某个敏感话题,导演用挑衅式的提问激化了气氛。嘉宾龚俊本能地给出合情合理的回答,但导演显然不满意,硬是想制造矛盾。龚俊几次机智反应,巧妙地绕过了导演的圈套,但观众已能看出导演的用心。
不仅如此,节目组在面试时精心设置了“陷阱”,目的明确:制造矛盾,争夺流量。比如,第一期的“抢经费”游戏,直接让嘉宾们为了金钱上演了一出“金钱困境”。尽管嘉宾们都有高情商,但节目组还是不断地试图挑起冲突,哪怕只是为了带来更多的讨论度。
然而,虽然节目组的心机明显,部分嘉宾却凭借高情商与直爽,完美化解了这些局面。陈数的低调自省、龚俊为每个人准备礼物🎁的细心、马思纯的坦诚沟通、那英的能量管理……这些都成为了《花少7》的亮点,让节目无论如何都无法完全落入那些恶意的设计之中。
《花少7》给我们上了一课:好节目不靠炒作,不靠恶意剪辑,而是通过真实、自然的情感流露和彼此之间的和谐相处,才能真正打动观众。就如《花少2》那般,虽然讨论度高,却留下的多是“抓马”的戏码,而《花少5》通过真实的互动和放松的旅行,收获了更多的喜爱与赞誉。这也恰恰证明了:流量不等于质量,而质量才能决定节目的生命力。
如今的节目制作,虽然流量至上成为一种趋势,但如果所有节目都依赖虚假的噱头和恶意设计去博眼球,那对观众来说,最终的失望和疲惫才是真正的结局。做节目,真正的好酒,需要时间与耐心,而不是靠那种急功近利的手段。希望每一个制作团队都能牢记,真正好的节目,是建立在真实与尊重的基础上,愿每一档节目都能给我们带来快乐与思考,而不仅仅是热搜和争议。
愿更多的节目,能够像春风一样温暖,给观众带来真正的愉悦与启发,传递出真诚与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