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娃哈哈家族的遗产争夺战愈演愈烈,高潮迭起。继继承权的激烈争斗后,双方不仅诉诸法庭,更展开了舆论的激烈角逐。最初,公众普遍倾向于支持宗庆后长女宗馥莉,但近来,杜建英方面的声音逐渐增强,舆论的风向似乎开始发生微妙变化。
近几日,网络上充斥着关于杜建英的各种言论,真假难辨。部分声音称她是浙大毕业的才女,拥有非凡的学术背景,且一路奋斗于娃哈哈的创业初期,在公司艰难时刻深耕细作,功不可没。有些网友甚至自称是娃哈哈的前员工,公开力挺杜建英,称其不仅贡献巨大,还始终将公司的利益放在首位。她的支持者强调,杜建英主动让位,避免了与宗馥莉的无谓斗争,然而她对宗馥莉的不满也逐渐暴露,批评她得寸进尺,逼得亲人走投无路。如果不是被逼无奈,杜建英绝不会做出如此决绝的举动。
从这些评论来看,杜建英被塑造成了一个高瞻远瞩、舍小家为大家的贤妻良母形象,她的“宽容大度”被称为公司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细想一下,既然她的身份本身就充满争议,如何能谈得上道德底线?
事实上,杜建英并非浙大正统毕业生,她只是通过函授拿到了一个证书。进娃哈哈后不久,她便与宗庆后建立了私情,随后接连生下三个私生子,这段关系也让她获得了极大的关注与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她的所谓“贡献”不过是借助其与宗庆后的关系,才有机会在1996年至2006年间牢牢把握住公司的内外资源。杜建英的光辉时刻,恰恰是在这一时期,她通过三个孩子成功将宗庆后拴住,过上了“老板娘”的生活。然而,在当年娃哈哈与达能的激烈竞争中,杜建英站队达能,背弃了宗庆后,最终导致她被后者逐出高层,彻底失去了对公司决策的影响力。
杜建英的手段可谓极为高明,且心机深沉。宗馥莉在公司内外的处境可谓九死一生,几乎身边没有一个可以信赖的人。她曾在进食时遭遇食物中毒,曾在机场卫生间🚻险些被勒死,甚至在项目接手过程中屡屡被杜建英的亲信设下陷阱,暗中排挤。这一切都让宗馥莉的工作和生活充满了艰难与危险。此外,她还曾遭遇过一次车祸,幸运地活了下来,但司机却不幸身亡。类似的险情频繁发生,而大多数事背后都能看到杜建英的影子。正因如此,宗馥莉曾在一次采访中表示,自己最庆幸的事情就是“活着”。
这些磨难和考验似乎为宗馥莉的成长提供了契机,让她意识到若不果断狠辣,她便无法保护自己。在留学期间,宗馥莉心知肚明杜建英的身份,但她巧妙地隐忍不发,让母亲稳住正室的地位。她与宗庆后打好关系,察觉到宗庆后到了中年,渴望恢复声誉,于是开始帮助他打造“父女情深”的形象,尽管她深知父亲并非无可指摘之人。通过这一系列的隐忍与策略,宗馥莉逐步积累了影响力,并在集团内部逐渐掌握了大权。
待宗庆后去世后,宗馥莉顺利地将杜建英和她背后的一众亲信清除出局,收回私生子名下的多余资产,成功稳坐娃哈哈董事长的位置。可以说,宗庆后未曾意识到,自己竟有如此一位能干的女儿,她的能力和智慧,令不少创始人都为之叹服。
如今,由于宗馥莉一系列巧妙的手段,许多富二代也开始意识到自身的“危机”,纷纷带着律师团奔赴海外调查自己的父母和潜在的继承人,生怕步宗馥莉的后尘。这场家族遗产争夺战无疑为公众带来了不少精彩的戏剧性事件,也让人不得不思考,类似的权力博弈会在未来不断上演。
本文由花哥的后花园原创,长按点赞,可以完成关注和推荐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