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贺曾流露出一丝委屈,言称:“麻六记是我一手创立的,没有我,麻六记根本不会有今天的成就。”然而,自从他离开麻六记已经三年,这段时间里,他对汪小菲和张兰的批评声不断。时间过去,他所能炫耀的招牌依旧只有那两个——“204万粉丝操盘手”和“906万粉丝操盘手”。这两个头衔恰恰是麻六记的官方账号以及张兰的两个个人账号,换句话说,孟贺离开麻六记后,再也无法回到昔日的辉煌。
不久前,他尝试通过直播售卖牙膏,提前为自己打广告,然而到了直播时,观众寥寥无几,三百多名观看者中竟有超过两百人只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他呼喊着“菲佣”的口号,结果很快被直播平台的“抖爸爸”踢了出去。这一晚的销量可想而知,犹如重重的一记耳光。
最近,主播建国对主播的成功和运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他以马筱梅为例,现在的她一人所吸引的流量,已经超越了好几个主播的总和。作为一名带货主播,运营的重要性是否依然显著?直播的魅力在于其本身的互联网吸引力以及主播是否能够留住观众,仅靠运营是不够的,因此马筱梅即使没有专业的运营支持,照样能够取得好的销售效果。
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不论是博主还是自媒体工作者,若想获得流量,真诚和真实的内容始终是成功的关键。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总会有部分受众对你不感兴趣。对于马筱梅的直播带货,实际情况已经给出了答案,运营的影响力是否那么显著呢?
就像当初麻六记刚刚推出时,孟贺的在与不在,对其运营究竟有多大影响呢?这让我不禁思考,运营为何要将自己描绘得如此不可或缺,仿佛没有他们就不行似的。有些运营人员就像祥林嫂一样,天天抱怨东家,却声称自己极其重要。若换掉其他的运营,流量依旧,除非品牌的营销模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其实,无论是乐乐还是其他人,只要是同一个品牌,销售效果是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大家所认同的还是这个品牌的老板和产品。因此,无论是谁来带货,结果都是差不多的。建国的观点非常准确,运营的作用并没有孟贺声称的那么重要。他的成功,实际上是建立在麻六记的辉煌上,他是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却误以为自己便是那位巨人。
当他离开麻六记后,才意识到自己再也无法达到曾经的高度。他非但没有深刻反思自己的原因,反而一味地埋怨前东家,像是在拆桥过河。显然,他并未意识到,昔日的成功正是因为麻六记这个平台的支持。
孟贺明显是一个具备真实才能的人,但他的能力并不足以将他推向他心目中的巅峰,必须依赖品牌与平台的扶持,才有可能实现愿景。在往昔,便是依托麻六记的品牌优势,再加上汪小菲和张兰的流量,他才取得了成功。
离开麻六记与张兰后,孟贺的能力与其他小主播并无二致,想要出类拔萃实属困难。当他的声誉一落千丈后,许多大品牌也因此对与他合作心存忌惮,只有那些投机取巧的品牌方误以为孟贺具备一定的流量。然而,他们不知道,孟贺的流量大多是负面的,观看他的人更多是抱着好奇和围观的心态,而非真正的忠实粉丝。
孟贺自以为自己光彩照人,其实不过是一名被时代所淘汰的跳梁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