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巴黎合伙人》这档全新的综艺节目在芒果TV正式上线。此节目采用了非会员模式,让更多观众能够免费观看,降低了对其质量的苛求。然而,从较高的审视角度来看,这档集结了明星️嘉宾的开店真人秀,虽然有一定的可看性,但目前显然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看点过于匮乏。
作为一档开店类型的综艺,《巴黎合伙人》与湖南卫视早期的《亲爱的客栈》和《中餐厅》不无相似。这类节目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明星️们如何在面对困难时,齐心协力最终战胜挑战。困难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了节目精彩的核心,每一集能否充满冲突和高潮,直接影响了节目是否引人入胜。因此,许多真人秀节目都依赖剧本的辅助,借此增强看点。
开店类综艺有其天然的难度,困难的存在和明星️如何克服它们形成了节目的一大亮点。制作团队的任务是将这些困难抓住,展现明星️们如何一一克服,这样的拍摄方式和剪辑技巧,才能让节目更具吸引力。然而,《巴黎合伙人》首期节目显得过于平淡,缺乏足够的张力,尤其是在展现困难和应对困难的过程中,导演组似乎并未充分发挥应有的抓拍能力。
从首期节目的内容来看,唯一的困境似乎是搬运和拆卸工作,虽然看起来繁重,但由于参与人数较少,工作显得困难重重。此类单一的冲突在整集节目中始终贯穿,显得节奏单一、内容拖沓,容易让观众产生疲惫感。真正优秀的真人秀节目,无论是开头还是高潮,都会有适当的起伏和反转,让观众感受到层层递进的紧张与激动。
另外,《巴黎合伙人》在处理明星️与粉丝之间互动的部分,也显得有些牵强。特别是在整理包装盒的环节,明星️们竟然让粉丝们进场帮忙,这种情节设计,不仅让粉丝似乎变成了免费劳动力,也让明星️的劳动自主性显得十分欠缺。现实中,这样的情节或许会被导演组进一步放大处理,引发观众讨论。但《巴黎合伙人》并没有深入挖掘这一矛盾,反而给人一种过于平和、没有冲突的感觉。
近年来,芒果与湖南卫视的真人秀节目似乎都在趋向“和谐”路线,尽量让节目呈现一种和气、无争的氛围。这种方式确实会使粉丝和明星️之间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但也有可能让普通观众感到失望。特别是《巴黎合伙人》第一期,更像是在为粉丝服务,让他们看到明星️嘉宾如何辛勤工作,从而激起粉丝们的应援之心。然而,这种过于温和的氛围,对于期待更有冲突和戏剧性的观众来说,显然不足以吸引他们持续关注。
要让这档综艺节目变得更加引人入胜,导演组必须在每一集中呈现更多的挑战与困难,只有这样,观众才能感受到节目的真实魅力。如果仅仅依靠明星️们搬运货物,节目就可能沦为一档简单的“自嗨”综艺,难以获得更广泛的观众认可。事实上,开店的真正困难,比如选址、租金谈判、办理营业执照等,似乎都被导演组提前处理掉了,剩下的只不过是货物搬运和摆放。显然,明星️们在节目中的角色不过是“理货员”而已。
即便如此,明星️们在面对这些简单的任务时,效率似乎也不尽如人意。从货车运送的货品数量来看,这些工作量相对较小,甚至有些美妆店的普通员工看到后可能都会莞尔一笑。事实上,类似的工作量,可能一两位店员就能在上班时间内轻松完成。然而在节目中,似乎整个明星️团队都在喊累,甚至提前结束了工作。一般情况下,导演组可能会通过剪辑增加讽刺意味,令观众对明星️的“不务正业”产生评论,但《巴黎合伙人》显然选择了另一条路线,尽力通过镜头呈现明星️们积极努力、协作的形象。
综上所述,《巴黎合伙人》更像是面向粉丝群体的真人秀,尽管这样的形式可能迎合了特定观众的口味,但对于普通观众而言,节目显得缺乏挑战和看点。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它或许只能吸引一小部分忠实粉丝,失去更广泛观众的青睐。因此,节目组要想提升节目的质量和吸引力,必须找到更合适的平衡点,增加更多的冲突和剧情亮点。否则,粉丝们的狂欢可能仅仅是这档综艺节目短暂生命力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