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点满满、后劲十足,观众纷纷表示:“影厅内笑声不断,笑点充足,观影后仍在回味。”8月8日,由贾冰和王皓领衔主演的搞笑喜剧《奇遇》正式登陆全国大银幕。
电影一开始便展现了一个典型的中年危机:43岁的黄遇奇(贾冰饰)在公司做后勤工作,而曾经的同学已经成为了公司的老板。工作中他深受压榨,回到家中,妻子冷淡,儿子叛逆。身体上,空腹血糖超标,关节时常响起,中年躯体让他感到力不从心。就在某次流星划过的瞬间,他与18岁的自己(王皓饰)相撞,25年后的灵魂互换之旅就此拉开帷幕。
《奇遇》的核心设定颠覆了传统穿越剧的单向设定。当18岁的灵魂进入43岁的身体时,黄遇奇变身为一个顶着粉红“杀马特”发型的年轻人,重新走上职场的舞台,曾经的唯唯诺诺变成了满腔的反叛。他闯入总裁办公室,随手揪了上司的头发;遇到困难时,他干脆直接“能动手就不动口”;下班时间绝不拖延,身体力行地展现了“创飞”职场乱象。而43岁灵魂进入少年身体后,立刻开始执行“事业计划”,目标是将“黄家铁锅炖”打造成连锁品牌。
影片采用了双线并行叙事。一方面是少年灵魂打破职场规则,带头抵制加班,进行萝卜蹲游戏,非主流造型震慑同事;另一方面,中年灵魂回到90年代的商海,凭借当下的商业理念开挂选址、促销、推广,充满智慧与远见。双重穿越带来的笑点翻倍,观众不禁感慨:“全场笑声不断,回家路上还在回味,真的是后劲十足。”当18岁的天真撞上43岁的世故,两人在社交平台跨越时空吐槽,又在各自的时空里搅动生活的风波。
贾冰为这部影片贡献了他自入行以来最具反差的演技。他饰演的中年黄遇奇,灵魂转换前后判若两人。从测量血糖、关节响声不断的疲惫社畜,到化身活力十足的粉发“老小孩”。当少年灵魂占据中年身体时,贾冰精准把握了每一个细节:清晨起床鲤鱼打挺,抱着零食狂吃不停,深夜守着游戏机不眠不休。微小的表情、下意识的捋胡子动作,让角色在荒诞中散发着真诚与真实。
王皓则挑战演绎“年轻外表下的中年灵魂”。他通过反复观看贾冰的作品,力求在形体和气质上模仿到位。学校办公室里的反手教育老师、随手拿烟的老练姿态,与他稚嫩的面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过,也有观众认为,王皓在模仿中年仪态时稍显刻意,某些煽情段落也稍显过于夸张。但总体来说,这对“跨龄双生子”的碰撞成功引发了影院里的欢笑声。
影片通过极致的美学呈现了千禧年代的怀旧氛围,配色鲜艳多彩,充满多巴胺感的视觉效果再现了“杀马特”风格的发型、像素风UI界面,以及充满复古气息的年代感。当经典BGM响起,整个画面仿佛让人回到了那充满经济腾飞和朝气的时代。影片细节堪称惊艳:中年黄遇奇家中的照片致敬《这个杀手不太冷》,少年房间里摆放着森海PX200耳机,CRT显示器上闪烁着久违的QQ对话框。甚至血糖仪数值6.9也巧妙地带有隐喻,既显示正常但偏高,又是糖尿病人的理想值。
影片中的时代符号,不仅是情感的载体,还将观众拉回了那个时代:绿皮火车变身高铁,传统告示牌变成LED屏幕,Beyond的《光辉岁月》与朴树的歌声交织而成。这些细节让时空的碰撞显得更加自然和有力量。
去除喜剧外衣,《奇遇》依然藏着普遍的生活哲理。18岁黄遇奇在为同学发“劳务费”时,遇到中年灵魂的自己加以阻止,这一幕恰恰点出了影片的温情主旨——年轻的单纯应当避免成年人的世故污染。电影反思了“重生就能逆天改命”的幻想,18岁黄遇奇即使掌握了未来剧本,依然因一只捣乱的大鹅搞砸了投资;43岁的灵魂重回青春,也没能摆脱中年危机的阴影。影片的智慧在于,它承认了平凡才是人生的常态。
两个黄遇奇的错位交织,让彼此完成了双向疗愈。中年黄遇奇学会了重新欣赏妻子,言语间一声不经意的赞美重燃了他们的爱情;他开始站在儿子的立场思考,意识到代沟的消弭需要耐心;而少年黄遇奇也通过成年世界的挫折学到,18岁该勇敢追梦,否则中年只剩遗憾。
正如导演马多所说:“希望影片给大家带来纯粹的快乐。”而这份快乐,正源自对人生困境的温柔接纳。
《奇遇》面临的市场挑战不小。与《南京照相馆》这一历史感厚重的影片在同档期竞争,它以轻松幽默的娱乐方式突破困局。不过,从猫眼数据显示,这部影片的“想看”人数仅为6.8万,远低于《东极岛》的34万和《坏蛋联盟2》的20万。然而,《奇遇》的受众群体中,40%以上是年轻观众,这部影片凭借青春怀旧元素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尤其是在沈阳路演现场,观众们感慨:“虽然没有喝到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但却看到了秋天的第一部电影。”
《奇遇》的成功,可能就在于它突破了娱乐圈️常规的套路,真正给人带来了不一样的观影体验。当影片的彩蛋亮起时,你会明白,所谓“奇遇”,其实不过是18岁的冲动和43岁的疲惫相遇后,两颗灵魂的和解与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