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卫军的面庞,加上军装与日语台词,让人难以分清他是在演戏还是在生活。其实,他是个地道的甘肃人,从小在酒泉长大,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生于1956年的他,家境虽一般,却并不缺少童趣,父母忙于工作,年轻的马卫军便自己玩耍长大。小时候,他对话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觉得那些在舞台上变换角色的人物十分迷人。
高考落榜后,马卫军走进了兰州制药厂,开始了他的白领生涯。没想到,在厂里的一次活动中,他被推上去表演,意外地赢得了大家的喜爱。于是,他决定报考兰州话剧团,迈出了追梦的第一步。在话剧团里,他颇有收获,但总觉得不够,于是在稍后又考入了绵阳文工团。在八十年代初,他在那儿混迹,虽然只能演一些小角色,但他没有放弃努力。
1987年,马卫军参与了《喻培伦大将军》的演出,这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品之一。1988年,他在电影《戴勋章的走私犯》中首次饰演日本军官赵四喜,成功吸引了注意。然而,由于不会说日语,他决定去学习,而那个年代的出国热潮也促使他前往日本,计划在那边一边学习日语,一边磨练演技。
初到日本的马卫军一无所知,只能从最基础的阶段开始,甚至需要找兼职来维持生活。经过一年的努力,他终于能够流利地使用日语,还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在日本,他也结识了一位同为中国人的妻子,两人一见如故,步入婚姻的殿堂,并在异国安顿下来,育有一子。马卫军在日本生活了十多年,过上了普通白领的日子,还曾参与编剧工作,创作了电影《安居》,该片荣获金鸡奖最佳故事片,马卫军也因此获得了最佳剧本的提名。虽然定居日本是出于家庭原因,但他始终没有改国籍,依然是个中国人。
回到祖国后,他需要重新适应生活。2006年,他在影片《极限追捕》中复出,饰演马局长,这是他重返荧屏的开端。次年,他在《兄弟连》中演绎角色矢内雄二,因其出色的表现而受到观众热议,令人对他的演技赞不绝口。此后,他频繁接演日本军官角色,迅速成为这一形象的代表。他参与的作品如《我的兄弟叫顺溜》、《雪豹》、《黑狐》及《穿越烽火线》等,他们几乎都在塑造类似的大佐角色。尽管演技出众,片约频繁,马卫军却遭到了部分观众的指责,认为他过于像日本人,甚至大声呼吁他离开中国。对此,他曾回应道:“我始终是中国人,只是在演戏而已。”
近年来,马卫军继续活跃在银幕上,参演了《笨贼向前冲》和《人世间》等节目。然而,尽管观众仍然认定他是个善演反派的演员🎭️,他仍旧不停接下这样的角色以养家糊口。拍戏空隙,他往往飞回日本看望妻子和孩子,生活中他享受抽烟喝酒的乐趣,圈里人都称他为酒蒙子。
然而,2023年初,马卫军突然察觉到脖子肿胀,经过检查后被确诊为喉癌。尽管身体状况不佳,他仍坚持完成最后一部作品,之后便前往日本接受治疗。遗憾的是,在2023年9月13日,他在东京的医院里离世,享年67岁。
马卫军一生的演艺之路充满了波折,早年充满坎坷,中年漂泊海外,直到晚年才迎来事业的巅峰。虽然选择定居日本是出于家庭考虑,他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造成伤害,依旧保持中国国籍。去世后,围绕他的选择产生了讨论,有人感到遗憾,但也有人认为他为抗日剧作出了重要贡献,创建了许多经典角色,让这一题材变得更加真实。